银尚之家让老同志乐活乐学乐为
发布时间: 2022-11-21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老干部局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银尚乐活”品牌建设,展示广大离退休干部健康阳光、快乐奉献的精神风貌,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开展了寻找“银尚之家”活动,涌现出一批在尊老敬老、为老服务和引导老同志发挥作用增添正能量等方面走在前列、引领示范的社区。

拱墅区大塘巷社区: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这里有一支专门为老服务工作团队——社区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工作者、支部书记、居民骨干、共建单位负责人广泛参与,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纳入社区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研究推进。

贴近需求,不断优化“四就近”服务网络。社区建有总面积836.88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阳光老人家”,设置老人文娱、日间照料、生活护理、保健康复、阳光食堂等14个室内功能区和2个户外功能区,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与多个服务商业网点合作,为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卡”,通过电话即可呼叫电器维修等各类服务;建立由3名助老员为骨干、社区阳光好帮手志愿者参与的助老服务队伍,上门为助老对象提供洗衣、烧饭、清洁、谈心等各类生活服务;还招募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聊天、理发等服务。

积极打造就近学习教育网。如开设社区老年大学;定期组织医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法律咨询、安全防护、防诈骗等讲座;开设“阳光乐养中心”,邀请老人聚会谈心,排解心中寂寞和忧虑。使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学习社会新知识。

文化养老。大塘巷社区有一支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大塘巷春风艺术团,每逢重大节日,社区举办各类主题文化演出,艺术团的老人们总要上台露两手。社区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离退休党员就近发挥作用,带动社会老人积极参与到社区各类活动中,形成共促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富阳区城西社区:银发欢乐营社区好助手

在富阳区城西社区办公楼一楼,“银尚之家”有一块独立的小天地,空调、电话、电脑等设施也一应具备,社区助老员及党建工作者会轮班入驻,为老同志们提供各类服务。同时,社区还利用社会资源,引进“随园之家”社会组织入驻“银尚之家”开展服务,对“空巢”家庭、高龄和生活不便的离退休干部广泛开展“一帮一”“献爱心”等活动。

社区将辖区内离退休干部以兴趣爱好或特长进行分类,定期组织摄影荟、书法绘、乐花卉、美食烩、英语角等活动,活动过程中,老干部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在自得其乐的同时带动更多的老年朋友参与进来,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城西“银尚之家”成立了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开展教育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同时开展卫生保健、科学养生知识的科普宣传,引导老年人科学地对待疾病,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城西“银尚之家”内建立了富阳首个老干部社区工作室——“解忧工作室”,为社区综合治理增添正能量。王韶国、李建民、陈宪法等21位在心理健康、青少年教育、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领域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参与其中,周一至周五下午以轮值的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各类咨询及帮助。工作室自运行以来,短短数月共接待求助者500余人次,帮助社区解决各类复杂矛盾纠纷83起。

西湖区求智社区:为老人搭建幸福养老的“幸福里”

西湖区首个集“孝道传承、崇尚礼仪、医养融合、养乐学为”于一体的养老集聚区西溪“幸福里”,落地在求智社区。“幸福里”涵盖幸福汇老年食堂、西溪国医馆、“就近办”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家园等十余个板块。

近年来,社区成功引进两家专业社会组织:杭州市西湖区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心汇西溪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除提供传统的康复理疗、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还推出了会员制养老服务新模式,给每位来活动的老人办理会员卡,嵌入老人的各种信息,量身打造私人定制服务。如每周一到周五开展家属陪护课程、老人专属生日会、手工教学课程、老年电大教学等,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家政、心里辅导、助浴、家庭病床等服务。

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抓好离退休党员干部自身建设,充分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谢书记心理疏导室,为老年人提供心理问题咨询;丁书记矛盾调解室,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房产纠纷等多种问题介入协调。此外,社区分别培育了以社工或居民志愿者为主体的一家亲邻里之家、夕阳红巡逻队、红马甲平安卫士、利民服务队等20余家社会组织,成员总人数达288人。

下城区灯芯巷社区:七项举措打造“银尚乐活”品牌

清底数做到“九必知”。摸清离退休干部基础数据,做到“九必知”。即: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婚姻情况、子女信息、身体状况、特长爱好、性格特征这9方面信息。

整资源建设“特色街”。精心打造了1000余平方米的集多项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特色街”,设有一条龙生活服务,包括“女儿家居家养老中心”、小菜场、健身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各项服务。

固机制形成“12345模式”。设一名专职助老服务员,上门为离休干部提供买菜、陪聊、家政等服务。设二条救助热线,24小时接听。实施三级人员服务网络,由楼道单元代表、管片社区工作者和老人家属组成,为老干部提供帮助。日常服务做到“四个一”,即:日常关怀一面;走访慰问一册;落实措施一章;求救求助一呼。明确五个时间段的服务要求。每天由与老人结对的单元骨干与老人见面;每周由管片社工与老人见面;每月由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服务一次;每季由社区为老人开展一次服务活动;每年由社区组织一次慰问老人活动。

搭平台建设“大课堂”。社区专门开辟2000余平方米场地,配备了老干部聊天室、远程教育室、和谐幸福大课堂、图书阅览室、娱乐室、电子阅览室、党群活动室等。与西泠印社等单位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西泠印社·印吧”大课堂,每周邀请专家上课,大力推广高雅艺术走进大众生活。

办活动生活“老来乐”。社区每年举办闹元宵灯会、端午文化节、邻居家等活动,邀请有才艺的老干部现场才艺展示,制作精美手工艺品并进行义卖,义卖所得全部捐赠给社区“爱心流动基金”。支持老干部赵信毅等,成立了笔墨缘书画社、乐龄手工艺社、灵韵艺术社等文化团队,就近组织学习和活动。

强党建发挥“正能量”。成立杭州市首个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党员临时党支部,积极发挥正能量,参与社区重大问题决策,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智囊团为社区提供各类金点子。

树品牌打造“金名片”。“鲍大妈聊天室”成为杭州为老精神服务领域的一张金名片。(通讯员 冯健 蔡丰 喻震洲 韩青 陈向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