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创新养老服务需要实打实的“干货”
发布时间: 2022-11-21

在当前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情况下,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体系建设工作,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立足自身实际和文化传统,前瞻思考、先行布局,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在白马镇、复盛乡、三苏镇、崇仁镇四个乡镇,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东坡养老服务体系。

四个保障层层有序推进

为让辖区内广大老年人早受益,东坡区从组织、政策、资金、人员层层保障有序推进,从区级到四个试点乡镇和23个成员单位均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抓试点工作,村老协协助村委会共同管理村级日间照料中心,成立四支服务队伍。城市职业学院养老专业老师定期到三级阵地培训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在每一个试点乡镇的村级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一个公益性岗位,聘请本地低龄健康老人或留守妇女运营管理养老服务分中心。

特别是在资金保障上,对建设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年服务老年人5万人次以上,老年人满意率达90%及以上的日间照料中心,由区财政给予10万元-15万元的运营补贴,水电气费全由政府埋单;符合条件的医养融合的民办养老机构床位,除上级政策规定的每张床位1.1万元建设补助资金外,每张床位再补助5000元,在运营补贴上,除上级给的每张床位每月50元的补贴外,每张床位每月再额外补助300元。此外,平台建设费用150万元纳入年初预算;白马镇养老服务中心给予公建民营补助经费100万元;试点乡镇分中心给予运营经费补贴15万元。

四种机制强化精准落实

部门联动机制。制订并印发《区级有关部门联系指导试点乡镇开展农村养老工作实施方案》,8个部门以结对子的方式,分别对口联系四个试点乡镇,指导配合乡镇开展试点工作。

现场推进机制。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由分管副区长周雪梅带队,9个区级部门和四个试点乡镇积极参与,轮流到试点乡镇推进试点工作。

互助养老积分机制。为解决农村散居、空巢、残疾等困难老人无人照顾等问题,提出“互助养老积分制”,组织服务队以积分方式,为辖区内困难老人提供日常巡查、打扫卫生、理发、体检等服务。

监管考核机制。出台《眉山市东坡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和《眉山市东坡区民办养老机构考评办法(试行)》,更好地监管和运营辖区内日间照料中心和民办养老机构。

“11234”体系助力四个转变

一个平台。打造一个集养老资源综合利用、养老档案动态管理、养老服务一键呼叫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目前,东坡区已有2.9万名老年人信息纳入智慧养老平台。

一个基地。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达成合作协议,以政校合作模式,共建养老服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

两种模式。在加快公建公营养老机构适老化、标准化建设的同时,东坡区还创新公建民营和老年组织自主运营两种模式,让农村养老服务日趋多元化。白马镇金叶敬老院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建民营改革,用好用活闲置资产,让原有特困老人和更多寄养社会老人融洽相伴。8个分中心均由村老协牵头运营,组建老年社团、参与活动积分积章、开展明星老人评选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实现了老年人的自我服务和管理。

三级阵地。依托乡镇敬老院,打造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依托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养老服务分中心;依托农家大院、小商铺等,打造组上养老服务点。

四支队伍。低龄健康老人组成银龄互助服务队,留守妇女组成巾帼服务队,乡村医生、理发师等组成专业服务队,各级、各部门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

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随着东坡区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实现了农村养老服务四个转变,即发展定位上向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变,运营管理上向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老年组织自主运营转变,服务对象上向农村所有老年人全覆盖转变,服务方式上向多样化、多层次转变,多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居于领先地位。2017年、2018年接待全国、全省前来学习参观的人员近百批次上千人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