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办养老院享受民企专业服务
发布时间: 2022-11-21

住在公办的养老机构,享受民办专业机构的优质服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浙江老人通过这种“公建民营”的方式养老

在本届老博会上,浙江推出了94家公办养老机构、79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7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准备交由专业机构运营。浙江省民政厅披露的数据显示,全省2000多家养老机构民办占60%,床位数民办占63%。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公建民营的占比51.9%,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求全部交由专业机构运营。

全省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超5成

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推介会现场。

“我们18家养老机构中,有16家是公建民营。”7月26日下午举行的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推介会上,浙江绿康医养集团董事长卓永岳这样说。

创立于2006年的绿康专业从事养老服务业,“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被当作公司的成功模式之一。卓永岳说,绿康在全国多个省市都有项目,他认为浙江的公建民营理念和推进速度都是全国领先的。

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来杭州市拱墅区视察调研居家养老服务,对杭州给予充分肯定。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方仁表介绍,这与浙江省既抓机构养老服务,又抓居家养老服务是分不开的。

全省863家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公建民营490家,占比57.3%,社会化运营社区照料中心8300家,占比35%。其中,杭州市多次召开公建民营对接会,嘉善县将所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全面交由社会力量运营。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不久前,嘉善县银福苑颐养中心的“和忆之旅”认知症专区启用,一些患认知症的老人在这里提高了生活质量,让有失智老人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2017年底,浙江省就建有2.36万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到2022年,全省1375个街道、乡镇都将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只是公办养老机构的一部分。这么多养老机构怎么运营呢?浙江的看法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有专家在推介会上表示,养老院管理、老年照护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门学习和经验积累。因此,将政府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交由社会专业机构来管理,能够比较快地提升服务质量。

卓永岳说,公建民营这种模式大大减少了公司的成本,但是,他们在人才队伍和管理上下了大功夫,这反过来也提升了他们的品牌。

居养中心100%民营

去年下发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公办养老机构的公建民营比例不低于80%,社会化运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比例不低于60%。列入省政府办实事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须100%交由社会力量运营。

方仁表认为,公建民营有助于实现机构、社区与居家的养老融合。“选择机构养老的永远是少数,选择居家养老的永远是绝大多数。”他说,居家养老需要社区的服务支持。比较好的模式是整合资源,发挥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优势,承接居家养老服务,使居家老人能够享受到养老机构多样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还可借鉴推广家庭养老床位的做法。

目前来看,公建公营养老院受财务管理、收入分配等因素影响,很难开展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照料中心的运营,也很难上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民建民营又导致财务负担过重,覆盖面受影响。在各个层次实行公建民营,就能比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带动机构、社区与居家的养老融合发展。

下一步,浙江将推进公建设施。方仁表介绍,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营企业的项目对接、完善相关协议、加强后续监管等,也是浙江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上需要做的事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