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打击涉老诈骗案件维护老年人权益
发布时间: 2022-11-21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递增,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村留守老人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与此相伴的是涉老诈骗案件频发,而且新手段层出不穷。案发率最高的是通过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诱骗老年人购买昂贵的保健品或医疗仪器;其次是以发财创收为诱饵,欺骗老年人参加非法集资活动。这些诈骗行为不但造成老年人的财产损失,而且对其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宗胜指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变小、生理智力减退、身心孤独空虚,使老年人对复杂的社会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二是我国在普及法律知识方面缺乏针对性,对老年人群体的重视度不够;三是家庭及社会对老年群体关注不够,往往是出了问题才去解决;四是在甄别打击不法组织及企业方面没有做到打早打小。

为此,李宗胜建议,首先是加强日常的普法宣传,在社区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普及法律知识。沈阳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部分社区落地了“模拟法庭”项目,让老人们扮演某一角色,在演出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法律知识和应对措施,特别是在保健品诈骗、旅游消费纠纷等方面。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其次,面对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特殊状况,子女要多陪伴,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同时成立由社区党员、楼栋长、网格员、保安等组成的治安队伍,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再次,公安部门要主动作为,提早介入,提高甄别能力,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各级法院对此类案件要制定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和优先执行、减免诉讼费用、法律援助等制度,对较复杂的案件做好回访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与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及时向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协助法律服务机构解决老年人遇到的法律问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