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乡社保体系为未来生活“保险”
发布时间: 2022-11-21

“两会”召开前夕,在人民网的“两会”热点问题中,“养老保险”问题出人意料地以高票位居榜首。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尤其是养老保障、城镇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上调等事关民生问题,引起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关注。

温总理在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中央财政拟安排3185亿元。我们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令我们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充满信心,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哥讨的不是报酬,是尊严

3月9日,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邹震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全国人大对现行刑法进行修改,增加“欠薪罪”,明确对恶意欠薪及隐藏逃匿等恶劣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读到这条消息,笔者颇感庆幸,在个别委员、代表“雷语”满天飞,“炮声”到处响、云山雾罩,和百姓生活根本不靠谱的声音包围下,有官员能为民生而动,替苍生而为,说真话,讲实情,道出了民众的疾苦。你说,该不该庆幸?

对于“讨薪”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国人一点都不陌生,其标志当属2003年10月发生的“总理帮农妇讨薪”事件了,当一阵风似的突击治理归于平静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七年时日,欠薪依然,讨薪依然。特别是这两年每到年关,有关讨薪的各种画面一次又一次地刺痛着我们疲惫的双眼。无论是喧嚣如京、沪这样的国际都市,还是边远荒僻的寂寂小镇,试问哪一个国人没有亲眼目睹或耳闻过花样翻新的“讨薪秀”?从最初级的“横幅堵门”到后来的“集体堵路”,从以命相搏的“跳楼讨薪”到以尊严为代价的“宪法维权”,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我们不仅读到了农民工这个社会底层群体的血泪和无助,更看到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严重缺位和不作为。试想,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在保障制度设计上不存在缺陷,基本保障链条不存在断裂,执法力度不存在缩水,用一位讨薪民工的话讲,有谁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吃饱了撑的,到处去丢人现眼。一位网友面对屡屡上演的讨薪浪潮曾这样揶揄道:哥要的不是报酬,是尊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