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市关于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问
发布时间: 2022-11-21

近日,巴中市对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明确的21项老年人照顾服务重点任务,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全市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9073”养老格局基本形成,养老服务政策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试点改革成效明显,医养结合发展初见成效,老年文体教育活动不断丰富,但在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养老服务硬件设施还没有真正完善。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5张以上”的目标,经调查统计,全市还下差养老床位0.6万张、乡镇敬老院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4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0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大院770个。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全市养老服务设施缺口也不断增大。

(二)养老服务重点需求还没有彻底突破。一是农村养老服务还存在不足。虽然农村养老服务已在平昌县成功试点,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化养老服务不足,农村老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比较困难。绝大部分留守空巢老人分散居住在农村,聚集度不高,给居家养老服务带来难度。二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还存在不足。目前全市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达7.5万人,医养结合型养老床位数量十分有限,尤其是农村老人医养结合难度大,护理成本高,专项护理经费缺乏,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三)养老服务发展瓶颈还没有完全解决。一是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缺口大。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要求,要建成全市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经测算,尚需资金达2.83亿元,资金缺口相当大。二是养老护理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中“4050”农村妇女和下岗失业人员占80%以上,文化水平较低,服务能力不足,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动较大,服务队伍和服务质量不稳定。养老服务行业懂专业、懂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三是养老能力不充分。目前部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缺、功能单一,部分养老设施陈旧老化。城乡社区康复理疗、心理辅导等养老服务配套缺乏。部分农村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进养老院,加之巴中贫困老年群体数量大,困难老年群体的社会化养老需求强烈但消费能力低,无力负担入住养老机构费用。

二、积极应对措施与对策

(一)进一步提升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营造关心老年人、重视养老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全市老龄事业、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布局、功能定位、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重点突破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突破医养结合,优化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三)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联合专项行动,对照115项养老服务指标落地落实,指导养老机构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管理台账、规范档案管理,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机制,推行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让社会满意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四)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关爱服务建设。持续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及优待体系,逐步提高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老年人医保报销比例和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特困对象的供养标准和困难老人的救助水平,扩大实施贫困、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供养面,增强集中供养能力。持续落实好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普惠制度等老年优待政策,拓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探索试点建立失能、半失能、高龄等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法律事务代理、家庭纠纷调解等维权服务,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农村山区的支持,真正解决存在缺场地、缺设施、缺保障等问题,真正解决他们无意识消费和无能力消费等问题,真正解决农村留守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难的问题。出台建立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两项基本养老福利政策,将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失独老年人、民政老年服务对象等老年特殊群体纳入补贴范围,加大实施困难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力度,确保养老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