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加强
发布时间: 2022-11-21

长春市双阳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结合区情实际,多措并举,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快速发展。

双阳区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连续三年将农村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幸福双阳”行动计划。在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上,近年来,先后筹措资金1500万改造了奢岭、平湖、双营三个乡镇福利服务中心用房,配置了现代化的养老服务设施;投资950万元,实施了齐家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扩建项目,扩建面积2936平方米;投资1290万元,对山河街道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增加用房面积3200平方米。今年,还将启动鹿乡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计划扩建面积3200平方米,旧楼维修面积1000平方米,预计投资2300万元。近两年来,在运营政策支持上,已经累计发放养老机构补助资金292万元。其中,发放困难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200万元;发放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32万元;发放新建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60万元。特别是在2014年,投资140万元,为全区8个公办养老机构安装了监控、烟感等设施设备。

双阳区不断加强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服务体系。一是不断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作用。全区现有公办养老机构8家,其中区社会福利院隶属于区民政局,其余7家农村社会福利中心由各乡镇(街道)管辖,共设置床位1310张,目前入住老人956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二是不断增强民办养老机构补充实力。2013年,全区有40家民办养老机构,设置养老服务床位1680张,入住1510位老人。2014年,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到了50家,床位发展到2020张,入住老人达到1782人,入住率达到88%。2015年,又有5家民办养老机构正常建设,计划床位600张。三是不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依托能力。全区15个城市社区全部设置了养老日间照料间,配备了专门人员,配齐了服务设施,为城区老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四是不断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在农村养老大院建设上,坚持“整合资源,少投快跑”的原则,紧密与村部建设相结合、与村集体闲置资产相结合、与农村文化场所建设相结合、与民营资本相结合,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在办院模式上,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即村屯连锁型、民办公助型、公办自助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养老机构管理上,双阳区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从不同层面多角度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是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及安全管理进行量化考核。二是以会议、培训等形式推进交流学习。近两年,在长春市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举办了五期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班,实现了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员全员培训、全员持证上岗的目标。三是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专职服务队伍。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养老大院服务能力,针对四家较为成熟的养老大院,建立了专职服务队伍、干部帮扶队伍、邻里守望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总人数已发展到105人,有力保障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健康运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