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入学难的问题,不单单是孩子们的事情,
发布时间: 2022-11-21

如今,入学难的问题,不单单是孩子们的事情,也是很多老年人的烦恼。比如我区的老年大学,就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现象。据报道,2014年山东老年大学报名被挤爆,不少人甚至排队将近20几个小时,

年轻人有年轻人无处安放的青春,老年人有老年人需要排解的寂寞。事实上,很多老年人退休了以后,离开了工作岗位,拥有了大把的时间,但因为离开平时的交流圈,再加上子女们都忙于工作,难免会感到孤独、空虚,无所事事。老年大学的出现,不仅让他们能够学习一些年轻时无暇兼顾的兴趣爱好,还能遇到大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彼此能够交流心得。老年人去上大学,未必就是想学一些什么,而是因为在老年大学里,他们能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的圈子,能够很好地补充他们因为退休、子女不在而产生的孤独和空虚。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老年大学的“僧多粥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老年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的供需脱节。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在这种背景下,让老年人有地方排解孤独和寂寞,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能够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甚至于让这些平台走进社区、走进家门,从而大大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那他们可能就用不着专门去老年大学了,那么老年大学“僧多粥少”的局面也会逐步减少。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结果,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政策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鼓励市场力量的进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但有利于化解老年大学“僧多粥少”的难题,一定程度上也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遇,何乐而不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