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近日,宜宾市文广
发布时间: 2022-11-21

为迎接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近日,宜宾市文广局、市博物院举办了“2016年宜宾市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开展“大美宜宾 多彩非遗—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工作实录”展览,邀请江安竹簧工艺、宜宾面塑、双河凉糕等6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演示。活动主张“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遗项目传承人李烈光现场演示绝技

白色的帽檐、黑色的中式上衣、手捏面塑、双腿自然地翘着二郎腿……眼前憨态可掬的面人形象,让人忍俊不禁。细心的市民发现,面塑原型正来自宜宾面塑传承人李烈光老人。据了解,宜宾面塑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形成于清代晚期。民国初期,宜宾面塑艺人李绍武传授于儿子李烈光。目前,年近八旬的李烈光仍然是宜宾面塑的“顶梁柱”。

宜宾面塑起源于清代,传神、夸张、简练的艺术特性和独特的上色、烫面技法,使得面塑四季均可制作并能长期保存。在活动现场,已是耄耋之年的李烈光老人手法依旧娴熟,干净利落不减当年,以面塑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将戏剧人物、市井小民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