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阜康6月14日消息(记者吴卓胜昌吉州台记
发布时间: 2022-11-21

央广网阜康6月14日消息(记者吴卓胜 昌吉州台记者朱丽君)在新疆昌吉州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20多位各民族的老人们在一起和睦相处、相扶相伴,组成了一个团结幸福的大家庭。而照顾这些老人的就是社区普通的维吾尔族居民沙尼汗。

说起沙尼汗和老人们的结缘,还要追溯到几年前。当时,沙尼汗的婆婆还在,老人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沙尼汗就每天坚持给老人按摩揉腿。她对老人的那份细心呵护,让社区工作人员萌生了让她来照顾辖区内空巢老人的想法。沙尼汗说:“社区领导给我说,我一想,我婆婆也在呢,我照顾一个人也是照顾,照顾20多位老人也一样照顾。我觉得这些老人也像我自己的父母亲一样。”

就这样,沙尼汗的家门口挂上了文化路社区居家养老点的牌子,她的家也成了空巢老人们的家。现在,这里生活着20多位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老人。大家吃饭不在一个时间点上,来一位老人,沙尼汗就给做一个人的饭,随时来随时做,不能来吃饭的老人,沙尼汗就给送到家里去。“丫头、姐妹”是养老点老人们对沙尼汗最亲昵的称呼。

在他们眼里,沙尼汗就是他们的亲人。居民黄建国说:“对我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的,我们这来就自由的。”居民曾林华说:“心肠太好了,到她这儿来就跟在自己家一样,跟自己家亲丫头一样一样的。”

日复一日的劳累,沙尼汗腰痛病经常犯,但她没有住院治疗,总是吃点药应付。沙尼汗的执意是有原因的,老人们常年一个人居住,早就把这里当成了家。沙尼汗担心她要住院,老人们一天见不上她,心里一定会失落的。沙尼汗说:“我以后的打算,我的身体要好嘛,我居家养老点的这些老人,我一定要让他们幸福。我希望还有更多的老人来这儿,快乐的生活。”

在沙尼汗的带动下,养老点的大爷大妈们也主动发挥余热,董大妈也当起了社区心理调解室的义务调解员:“沙泥汗对我们老人关怀,特别是民族团结起了带头作用,就是受她的影响,我也向她学习,替社区分担,居民也信任我,谁家有大小事情都要找我,居民和谐了,我也就高兴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