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69年,两位老人如今仍是恩爱如初河南商报记
发布时间: 2022-11-21

携手69年,两位老人如今仍是恩爱如初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这是几年前两位老人补拍的婚纱照受访者/供图

本期主持人

河南商报记者王维丽

电话:17737112467

杨书勤14岁时没了爹,王玉凤12岁时没了娘。在这之前,他们就订了婚。1947年结婚时,两人都是19岁,如今,两人都已88岁高龄,算起来,结婚有69年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两位老人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婚姻,却仍旧恩爱如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也能够“不吵架、不红脸”恩恩爱爱过一辈子,用他们的话说,“爱情就是相互心疼。”

【初见】

她就是一堆烂泥巴

我也要把她娶回家

虽然订婚多年,杨书勤第一次见王玉凤还是在新婚晚上揭下红盖头那一刻。

“怪喜欢。”杨书勤回忆当时,“没啥可挑剔的,家里太穷,能娶个媳妇都不错了。”

“不太满意,他长得黑。”王玉凤说完,笑着看了眼老伴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其实,这场婚事遭到了杨书勤所有家人的反对,“没娘的孩子,又瘦又小,身单力薄,担不了这个家。”

杨书勤固执,不听家人劝告,这门婚事还是父亲在世时订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坏了良心,她就是一堆烂泥巴,我也要把她娶回家。”

那还是1947年,不太平的年代,战火连天,再加上苛捐杂税,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人家姑娘出嫁,都会向未来的婆家要布、棉花、首饰之类,王玉凤啥都不要。她带着一张旧桌子、一个旧柜子嫁过去,这些还是当年母亲的嫁妆,如今又成了她的。

杨书勤家确实穷,上有母亲和奶奶,下有两个弟弟,结婚时穿的长衫还是母亲用黑泥染色九次才勉强染成灰色。就是这样一件衣服,他穿了11年,平时不舍得,过年过节才穿出来,直到1958年捐给灾区。

人家说“啥都不要”,杨书勤家不能啥都不给,一条红色的“烧火棉裤”算是唯一的彩礼,这也是当地农村结婚必不可少的,没有的话,旁人会说闲话。

一间20平方米的茅草房,一张姥姥留下的旧床,一对新人,就是一个家了。

【艰难】

婚后的生活

就是进了“火坑地狱”

没有喘息的机会,王玉凤用“火坑地狱”形容婚后生活。

婚后第二年,杨书勤40多岁的母亲得了肝血痨,大小便失禁,人也一天天瘦下去。擦身子、换洗衣服、喂饭……王玉凤“像照顾亲妈一样”伺候着。

冬天最难熬,婆婆半夜要喝水,冰天雪地的,王玉凤起床用三块断砖支起小铜锅,用麦秸烧水。没有暖瓶,婆婆一夜要喝七八次水,她就起来七八次。

“嫂子啊,妈还不如死掉呢。”二弟含着泪说。王玉凤不听,那时她已经怀孕,挺个大肚子也要去河里洗衣,晚上给婆婆暖脚。

次年4月,婆婆去世。没过多久,杨书勤7岁的三弟得了“大肚病”,又黄又瘦,常常疼得尿湿裤子。打听到3里外的娘家有医生,王玉凤就每天背着小叔子去打针。正值炎夏,汗水流到眼睛里辣辣的,就这样背了几个月。

9月,三弟在一次打针后哭着说:“嫂子,我也好不了,别打针了,我怕。”王玉凤听完失声痛哭,把话捎给杨书勤的奶奶,两人又是抱头痛哭。10月,三弟走了。

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王玉凤没有埋怨过谁,杨书勤在外为家奔波,她知道他的苦。

【恩爱】

她的名字是他取的

王玉凤不是她本名,她本名叫王桂荣,玉凤这个名字是丈夫为她取的。之所以取这个名字,88岁的杨书勤还记得很清晰:“她身体弱,我担心她生病,民间都说换个名字阎王爷就找不到了。”

那些年,为了这个家,杨书勤“下决心苦战10年”,王玉凤照顾着孩子、奶奶,还要坚持供二弟上学。种烟、炕烟,在生产队,王玉凤拼了命干活,“男人不在家,不能让人说闲话。”

每逢赶集,她都要早早起床烙饼,推着小车,把家里的瓜果粮食拿到集市上换钱,把饼和换来的钱一并给二弟送去。二弟也争气,考到了县银行,之后又给县长当秘书,越来越有出息。

家里6个孩子,温饱都是问题,那时,饭一做好,王玉凤就不见了。“也不知道啥毛病,一吃饭就不见人影。”时隔几十年,他们的大女儿明月还记得父亲的唠叨。

“妈妈那是故意避开,我们吃完了,还剩一点,她就吃点,不剩的话就喝点水,一顿饭就对付过去了。”明月说,她很佩服她的母亲,“不敢想象,那些苦难搁我身上我一定承受不了,记忆里妈妈就像一个不会停的陀螺,一直转一直转,都是为我们而活。”

王玉凤为这个家的付出,杨书勤心里当然都明白。

【相守】

都把对方当成手心里的宝

王玉凤一辈子不吃荤。那是一年腊月,已经过了小年,为了让常年劳累的妻子能吃上一顿饺子,杨书勤到本家一位长辈那里去借香油,一进门,这个身高一米八多的汉子“扑通”一下双膝跪地:“叔啊,您知道玉凤她不吃荤,您把家里的香油借我点,让她过个年。”

有一年,杨书勤得了病,骨瘦如柴,找了多少医生都治不好,听说许昌有个医生能治,王玉凤便带着丈夫去求医。医生开了4种药,一共花了一块七,病治好了。王玉凤至今还能清晰说出这4种药的名字,每次说起这事,她都要笑着拿老伴打趣。

结婚69年,两个人从未红过脸,更没有吵过架。“我从小没了娘,他从小没了爹,他可怜我,我可怜他。他生气了,我怕他命不长,我生气了,他怕我命不长。”王玉凤说。

如今,六个子女都已事业有成,大家庭4代人共40多个成员和睦幸福。老两口虽已88岁高龄了,但身体都还好,不仅能自己做饭,还能骑车出去买菜、散步、锻炼。

“腰不酸、腿不疼、耳不聋、眼不花,一下活到一百八。”老爷子对着老伴儿边拍手边说,逗得对方咯咯笑。

王玉凤想吃什么,杨书勤就做什么,像对待小孩儿一样想着法子逗她开心。孙儿们不明白,总为爷爷打抱不平,说“奶奶总是欺负爷爷”。

只有明月和她的兄弟姐妹知道,当年,母亲是怎样为家里付出,又是怎样照顾父亲的。

“都把对方当成手心里的宝,都怕对方难过,忍着不死,爱情,也只能到这个份儿上了吧!”明月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