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模式——居家养老与社区机构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1-21

“这里可以打牌、下棋、唱歌、健身,器材样样都有,还可以和邻居们聊聊天,有时不想回家烧午饭,也在这里解决。”在南京市大石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见到家住丹凤街的张本仁大爷,今年67岁的张大爷退休前是江南水泥厂的工程师。如今,他和老伴天天到中心“报到”,雷打不动。

大石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积1100多平方米,由政府无偿提供场地,悦心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公司负责人高庆玲告诉记者,中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中心内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全部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聘请的十几位护理员还可以为失能、半失能老人上门提供送餐、助浴、聊天、读报、购物、打扫卫生等服务。不仅如此,大石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与南京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医生免费为老人测血压、血糖,开展健康咨询。

在江苏,八成以上老年人更愿意居家养老,而健康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江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最优养老路径”,大力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建设老年医院、护理院,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等一系列举措,落实“老有所医”,让更多老年人更长寿、更健康。

省卫健委老年健康处处长赵恒松表示,目前,我省已经组建1.3万个家庭医生团队,开设家庭病床超过1万张,建成1302个家庭医生工作室,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获得健康指导、慢病管理、用药咨询等综合服务,并推动医疗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支持医疗机构与社区服务平台结合,建立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南京江北新区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正在着力打造一种新型的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于一体,拥有全科诊室、治疗室和药房。“现在医保已经接入,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为慢病开药。”普斯康健居家养老负责人戴玉玲说,养老服务中心还与在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下的桥荫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密切合作,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为社区内居民提供建档、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将医养结合的各类服务对接到民政、卫生、社保公共平台上,把社区医院“搬进”养老服务中心。

家庭病床,为失能老人带来温暖。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护士张静告诉记者,她长期为一位88岁的失能老人定期更换鼻饲管。而此前的几年里,每个月需要更换鼻饲管时,家属就打120用救护车把老人送到医院,费钱费力又费时。如今,社区有了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了困扰这个家庭多年的问题。

戴玉玲告诉记者,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自2016年2月成立以来,已经累计服务11855位老人。这个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居家养老和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在发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