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智慧养老打造老年人幸福家园
发布时间: 2022-11-21

近年来,包头市昆都仑区步伐不断加快,截止2016年底,该区60岁以上的口达到10.02万,占户籍人口的19.6%,占全市比例22.2%,15个街镇中有6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20%,最高的达到28%。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昆都仑区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服务内容,努力提升老年人质量。

探索建立“虚拟”

“银龄虚拟养老院”是昆都仑区总结过去几年政府购买服务的经验,是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推出的居家养老新模式。“银龄虚拟养老院”以政府购买为老服务为基础,以便民服务热线为依托,通过热线后台实现呼叫、派单、组织服务、回访、监管五大程序,委托员工制服务企业,上门为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只需一部电话,就能24小时享受如同住进养老院的标准服务,既发挥了机构养老的专业优势,又具有居家养老的特点,被老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银龄虚拟养老院服务于60岁以上的老人,服务费用分政府补贴和自费两类,服务内容涉及养老服务、家庭服务、医疗服务、维修服务等十大类共72项。自8月正式运行,每年服务享受政府补贴的贫困老人700余名,自费协议入院的老人500名,截止目前已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累计超过100000小时。

积极打造“智慧养老型社区”

与全国居家联盟联合,在钢32#社区利用500m2建成自治区首家“智慧型”,内设日常健康监测区、理疗区、多功能厅等多个功能区。该试点通过引进“一个平台”,即由朗天科技倾力打造的国内首家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i吾之家,以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服务管理云平台,形成老人健康远程监控、电子保姆等“五大系统”,实现急救呼叫受理、医疗咨询服务、智慧养老防摔倒等“八项功能”,开发“电话医生”、“电子保姆”、“孝心手环”老年人居家服务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手机终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卡等收集老人相关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老人动态信息和需求,然后线下站点完善相关服务。开启以社区为单位、政府机构为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为支撑、公益化为前提、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为导向的“六维社区智慧养老”新模式。

开发电子保姆

与包头市通辉通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为全市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发放电子保姆1.8万部,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gps卫星和基站双重定位、实时追踪、数字编码、双向通话等九项功能,全方位实时监护老人的安全。

开通电话医生,打造老人身边的白衣天使

与三胞集团安康通公司合作,开通"电话医生",首批服务200名70岁以上患有慢性病的贫困老人,老人通过专用呼叫器,可享受“医疗+服务”,足不出户享受各种服务,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电话医生咨询、紧急救援指导服务和急救费用报销,实现居家医养结合。

推出孝心手环

“孝心手环”最早由昆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孵化培育的社会组织包头心愿公益协会倡议推出,依托包头市12349便民为老呼叫,面向包头市所有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症的老年人,免费发放带有编号的手环,此次发放的手环均有唯一编号,手环编号中记录着老人紧急联络人以及基础病症等信息。当老人发生危险,需要帮助的时候,路人可以通过拨打12349便民呼叫中心电话,根据手环编号,第一时间联系到老人的家人,帮助老人脱离危险。目前包头市共发放了约30000条孝心手环,成功帮助13位走失老人找到家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