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发布时间: 2022-11-21

——2021民生实事回眸系列报道之六

实事内容:完成生活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00户以上,新增老年重病、重残单人户低保300人以上,新增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受益人群1.6万人。

今年81岁的滕寿妹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前段时间因为手臂不慎摔伤,生活有些不便,就用市民卡里的“重阳分”,预约了洗头洗脚、打扫卫生等上门服务。

“滕奶奶,我先给你量下血压。”助老员兰银仙一早就来到老人家中,耐心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并叮嘱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随后,兰银仙熟练地掏出各种工具,一边和老人唠家常,一边细心地给老人洗头洗脚、修剪指甲,麻利地打扫了厨房卫生。滕寿妹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国家政策好,每个月市民卡里都会收到60个“重阳分”,可以用来预约各种上门服务,给自己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她感到很幸福。

去年,我区出台《杭州市临安区养老电子津贴实施办法》,率先在山区县市全面实施高龄普惠养老服务电子津贴,累计发放2214.4万分“重阳分”,基本实现高龄老人基本养老服务和探视探访服务全覆盖。同时,率先实施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带入机构使用,服务惠及380名中度以上失能老人和500余名高龄老人,累计支付80余万元,有效减轻社会家庭机构养老压力。

适老化改造作为养老服务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为特殊计生家庭、低保低边家庭等失能、困难、高龄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安全性和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改造,改造方案实行“一户一策”,最高补助达到8000元。年过花甲的陈月飞,是锦城街道青柯村村民。八年前因为一起车祸,导致脊椎受损,生活难以自理。民政部门对老人改造意愿、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进行了解和评估,为其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在家门口做了坡度改造,铺上了防滑地垫,卫生间里装了一字扶手和洗澡椅。“现在安心多了,非常感谢政府关心。”改造后,陈月飞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完成一些日常行为。

2021年,我区紧紧围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康养联合体建设、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养老机构床位新增等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全年完成生活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64户,新增老年重病、重残单人户低保477人,新增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受益人群1.75万人,完成康养联合体2家以及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我区计划新增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100余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85名,新增一家公办智慧型养老院和一家康养联合体,为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设备,不断增强我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手记:

近年来,我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采访中能深切体会到老人们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合作,也决非一朝一夕之功。相信未来,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