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微故事90岁老人打井不忘驻村工作队
发布时间: 2022-11-21

今年90岁的吐尔逊·艾力木(前排左二)带着儿孙们在自家大院里与自治区工商局驻阿图什市库兰其村工作队副队长钱峰(右二)一起合影留念。孩子们的欢笑声,打闹声使得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显得十分热闹。记者胡仁巴 摄

今年90岁的吐尔逊·艾力木老爷子看上去精神矍铄,依旧能走,能坐,还能带着儿孙们在自家大院里,等待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驻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库兰其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简称“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钱峰的到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打闹声使得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显得十分热闹。

和钱峰因一个“心愿”而结缘。近几年,本应颐养天年的他,却因为这个“心愿”而发愁。

村肉扎洪·塞来告诉记者,大约十年前,自来水管道虽然拉进了村里,但由于村里人口较多,且铺设管网老化严重,在用水高峰期时刻,还是会有不少村民没水吃。

在最困难的时候,吐尔逊·艾力木老人要走1.5公里去拉水。“那个时候没有毛驴,也没有木桶和扁担,是我自己做了个手推车,把水拉了回来。”回想起拉水喝的岁月,老人不禁的摇头:“一天最少要拉十趟水,才能保证一家人的吃水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样,老人才有了这个“心愿”:拿出孩子们孝敬自己的积蓄要为村里捐一口井。

但因在缺水的南疆,打井手续需要层层审批,要求非常严格,就这样老人家的心愿延期了三年。

“大家不了解办理打井手续的困难,都以为是我不愿意出这份钱。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却没有办法和他们解释。”老人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跑到工作队,向钱峰和他的队友们反应情况,希望能得到工作队的帮助。

“我们来驻村,就是从‘小事’‘家事’入手,办实事、做好事。对于你们提供的民情民意,不论什么问题,也不论大小,只要能立即现场解决的,我们一定当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我们会积极和相关部门联系,多方找资源,力争做到让村民满意。”当场,钱峰和他的队友们作出明确答复。

随后,为了了却吐尔逊·艾力木的心愿,同时也为了让村民人人都能喝上放心水,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钱峰与队员们齐心协力,按照规定走程序办理手续,不到三个月,就办下来了打井证。

有了证,钱峰带着工作队开始着手打井,跑遍了阿图什附近的打井公司,并亲自拟订招标书。

最终,共计协调29.6万元(包括吐尔逊·艾力木老人投入25万元,工作队投入4.6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井,解决了300多户1000多村民饮用水困难。“过程很辛苦,但我们知道这笔钱是老人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不能乱花,要把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当这口井第一次打出水的时候,吐尔逊·艾力木喜极而泣。“我现在很高兴,多亏了工作队,现在井打出来了,村民对我的误解消除了。每次去村里谁家参加红白喜事都能挺直腰杆了。”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钱峰也在工作日志上写下自己对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驻村工作的感悟:通过帮助吐尔逊·艾力木老人实现梦想,更加明确了机关干部为什么要下基层?一个“下”字,形象地道出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主要形式。“下基层”,不仅是培养我们要有群众观念,锤炼我们要有过硬作风,提升干事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壮大基层工作力量,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举措,是我们打通“”、走进“最远一家人”、实现干群“零距离”的重要途径。

“要以坚持问题导向,来解决实际问题。”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钱峰经过“访惠聚”工作发现,当前村级基层组织的各项已经相当健全了,目前的重点在于规范村“两委”运行。

工作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规范引导基层组织养成讲法制、守规矩、按程序办事的习惯。工作队通过“n位一体”工作会和每月向村“两委”提交工作建议书的形式,提出问题,商讨解决之道,跟踪督导成效。

“工作队要发挥干部队伍素质相对较高的优势,一方面从大局着眼,加强督导督查。”钱峰说,工作队更要扑下身子,更多地融入到“村两委”的具体工作中,领着干、带着干,教着干,在点点滴滴、大事小情、一言一行中传递理念思路,教授工作方法。尤其是要找准相互协作和配合连接点,形成1+1大于2的合力。多为像吐尔逊·艾力木这样朴实的村民办实事儿,办好事儿,为他们实现梦想。

“感谢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钱峰和他的队员们,感谢吐尔逊老人一家,给我们带来了甘甜的水。”肉扎洪·塞来真诚地说道:“是驻村工作队解决了村民的困难,这份情谊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记者 胡仁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