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多举措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发布时间: 2022-11-21

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解民愁、赢民心,公共财政持续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扶持力度,实施“431”工程引领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贡献山西力量……2021年山西养老服务“惠民生、增福祉”十件事近日发布,有力彰显我省多举措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1年,省政府继续把“新建30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列为民生实事,提供成本可负担、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扶持政策的通知》,用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入;晋城作为国家医保局、财政部确定的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由康养企业投资护理及相关产业,成为这方面的成功探索和生动实践。

“十四五”期间,我省要在公共养老服务领域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社区养老服务“1251”工程、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工程,在1万人以上的城市社区以及居民比较集中的城镇配置养老服务场所,打造一批养老服务品牌、养老示范机构、养老示范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设施,实现社保卡全民持有,必将有力促进普惠性养老和互助性养老事业发展,让社会养老服务覆盖面更广、体系更完善。“十四五”期间,我省还将创建4个养老服务模范市、30个养老服务模范县、100个养老服务模范机构,以此引领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围绕新需求、打造新蓝海,前途广阔、大有作为。

社区小食堂,民生大文章。太原市把建设140个社区食堂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品种多样、经济实惠的饭菜。善助老人、温暖家庭、服务社会,大同市搭建起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服务圈,满足高龄、空巢老年人生活基本需求。阳泉构建“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晋城在全省率先制定《养老服务条例》,怀仁助推“幸福养老”连锁化品牌化建设,翼城大力发展区域性养老,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凡此,不仅是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有益探索,更强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纵深发展。

当前,老年人美好生活需求与社会供给“不适老”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数字鸿沟”问题也不断凸显。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现实课题。让“夕阳时光”更美好,不仅需要帮助老年人更好掌握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而且要通过适老化改造,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体贴、舒适的老年友好型社会。不断加快养老事业发展、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

徐补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