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慈善+养老”解决“最后一公里”难点痛点,免费送养老餐服务落地大栅栏
发布时间: 2022-11-19

  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第六届重阳敬老节9月20日启动。仪式上,大栅栏街道慈善工作站正式揭牌,并发布一系列“慈善+养老”公益项目。其中,由北京市慈善协会枫华专项基金发布的困难老年人助餐帮扶项目颇受关注。据介绍,该项目旨在通过组建送餐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的失能失智、高龄、残疾、失独等困难老年人免费送餐,让老年人能够更加方便地吃上暖心饭。

  谁来为老年人送餐,一直是养老助餐工作的痛点和难点。大栅栏街道采取“慈善+养老”的方式,招募志愿者为失能失智、高龄、残疾等困难老年人免费送餐,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据了解,大栅栏街道60岁以上老龄人为19421人,占户籍人口的36.1%,人口老龄化程度十分突出。在大栅栏,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有3527人,低保低收入老年人有272人,重度失能老年人有651人,重度残疾老年人有467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许多老龄人家庭存在做饭难的问题,虽然街道有自己的老年食堂,但是一些老年人出行不便,吃饭问题需要通过送餐来解决。”北京市慈善协会枫华专项基金主任马乃篪表示,此次发布的困难老年人助餐帮扶项目,有望让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马乃篪介绍,困难老年人收入有限,难以承担餐费之外的送餐费用,所以该项目将组建一支至少10人的送餐志愿服务队伍,为有需要的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的送餐服务。项目将依托大栅栏街道银鹤零距离养老统筹调度中心开展服务,经过条件审核,确定服务对象。“我们将在巡视探访服务的过程中,把老年食堂的菜谱发到老年人手中,根据老年人的订餐需求对接送餐服务。”据了解,该项目将确定不少于100人的服务对象,计划全年服务21600人次。目前,送餐志愿者正在招募中。

  现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还发布了爱脑行动、结直肠癌筛查、防跌倒等一系列助老项目,涉及老龄人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人才培育、医养结合多个领域。

  据了解,大栅栏街道将依托慈善工作站,积极发展“慈善+养老”的新模式,将社区养老事业与公益慈善事业相结合,支持社区养老机构发展,引导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加入到助老服务的队伍中来,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适老化水平,打造老龄人友好型社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