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夕阳的青春养老年人
发布时间: 2022-11-18


  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有这样一个青春团队,值得社会关注和厚爱:他们胸怀大爱,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用并不宽厚的肩膀,替天下子女分忧解难;他们心存敬畏,以保护老年人生命安全、呵护老年人健康为己任,钻研照护技能,苦练服务本领,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养老护理行业的舞台;他们心怀温暖,虽然从事一份平凡的职业,却任劳任怨、辛勤耕耘,为老龄人的老年生活增添了幸福的底色……本期养老周刊,编辑部带您走近泰康之家的7位青春养老年人,聆听他们与老年人的感人故事与生命感悟。

  

  袁渊:老年人的幸福快乐是最大心愿

  23岁的袁渊爱笑、爱闹,与其他女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她还有另一个身份——青春养老年人,毕业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她,是泰康之家·蜀园的一名养老护理员。

  去年4月,患有认知症的江爷爷入住蜀园,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让他感到恐慌,很少说话,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袁渊一直陪在老年人身边,得不到老年人的回应,她也不急不躁。得知江爷爷喜欢蒋大为的歌,她就用手机放给老年人听,有时老年人哼唱几句,她立马上前捧场。在袁渊的努力下,江爷爷越来越开朗,积极参加活动,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老年人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袁渊花了不少工夫,她关注了很多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公众号,仔细研究好的经验做法,为老年人打造了一场又一场“嘉年华”。

  火爆网络的名画模仿秀,让袁渊有了自己的思考:“模仿秀老年人们都喜欢,可操作性高、花费少,可以试一试。”

  想法虽好,做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这里入住的都是高知、高干老年人,要做模仿秀,老年人们有些抗拒。”但袁渊没有气馁,在她的耐心劝说下,老年人们终于点头同意了。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抱银貂的女子、自画像、吃苹果的玛格丽特……老年人们将世界名画模仿得惟妙惟肖,看到一张张“大片”,老年人们向袁渊竖起了大拇指。手工香皂制作、废旧报纸时装秀……一场场颇具创意的活动,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幸福底色。

  今年,袁渊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工作——培训讲师,负责实习生及新入职的护理员岗前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传授自己的技能、感悟和收获,她成了新员工职业路上的“领路人”。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曾经懵懂的自己。”袁渊笑着说,“我知道从事这个职业会有压力,也会有迷茫,但我相信,只要用心感受、用爱关怀、用专业技能去呵护,就能体会到这份职业的荣光。”

  对于未来,袁渊充满了信心,让老年人幸福快乐地生活,是她最大的心愿,她将继续用满腔热情,关心老年人的喜怒哀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细心呵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张玉:只要老年人安心安全就好

  “猴子,我的被窝里有猴子。”张玉来到泰康之家·申园的第一个夜班,就遇到了颇为棘手的情况。张奶奶患有脑梗,偶尔会出现幻觉,那天晚上,老年人反复掀开自己的被子,一直大叫,说有猴子钻进了被窝。

  张玉起初有些害怕,但她很快镇定了下来。“奶奶,我帮您找猴子。”她一边安抚老年人的情绪,一边翻看老年人的被子,“奶奶您看,我里外都找了,没有猴子,您放心睡觉吧,我就在门外守着。”听了张玉的话,老年人渐渐平静下来,安稳地睡着了。看着老年人熟睡的面庞,张玉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从事这份工作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1999年出生的张玉,毕业于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虽是科班出身,但真正开始工作时她才发现,要做好这项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结合每位老年人的具体情况,用专业的技能服务老年人,用贴心的关怀温暖老年人。

  3月,上海新一轮疫情发生,各行业都按下了“暂停键”,养老机构也实行封闭管理。作为老年人们的守护者,张玉和同事们仍然坚守在一线,老年人们有焦躁情绪,她立马上门安抚,“爷爷,疫情形势严峻,只有积极配合,才能打赢这场硬仗,再说,还有我们陪着您呢。”协助护士为老年人做核酸、带老年人做活动……虽然忙,但张玉觉得很充实,“只要老年人们安心安全就好。”

  除了为老年人服务,张玉还肩负着楼层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日常工作指导、培训实操技能、传授工作体会,张玉是一位合格的老师,“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是我最想传递给实习生的心得。”

  “一个小姑娘去照顾老年人,工作太辛苦、太累。”最初选择这份工作,张玉的家人并不同意,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作为独生子女,张玉觉得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总有需要人照顾的一天,“现在我服务好身边的老年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个职业,为我的亲人和更多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

  “养老护理员是守护夕阳的最美使者,是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最基础的力量。”张玉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对于未来,她充满希望。

  

  陈林:这是值得一辈子从事的事业

  2016年,从事数控机床工作已有5年的陈林,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转行做一名养老护理员。

  这个职业对陈林来说并不陌生,“我妈妈就是一位养老护理员。”借着春节与妈妈团圆的机会,陈林在养老机构待了三天,“这让我对养老护理员有了新的了解,这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也是我想用一辈子去从事的事业。”

  为了提升专业技能,培训时陈林是最积极的那一个,求教时他是最缠人的那一个,练习时他是最认真的那一个,付出终有回报,对这份工作陈林越来越得心应手。“我相信,只要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就一定可以做好。”

  去年3月,陈林来到泰康之家·楚园,负责照护18位患有认知症的老年人,这份工作颇具挑战,许多认知症老年人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睡眠颠倒、幻觉、攻击等异常行为,这更需要护理员耐心细致地照护。

  细致到什么程度?陈林为每位老年人制作了一本“人生故事书”,里面详细记载了老年人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身体情况、护理偏好等,在他看来,“各种异常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制订出个性化、管用的服务方案。”

  制作老年人的“人生故事书”不是件容易的事,陈林经常白天收集、晚上整理;为了规范照护流程,他配合主管梳理记忆照护区各项制度流程,参与打造了三大非药物干预疗法、特色文娱活动、BPSD应对白皮书……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就是这些日日夜夜的守护,换来了家属的信任,他们都说:“有陈林在,我们就放心了。”

  陈林把时间大都给了老年人,陪伴妻子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他很忙,忙着全心全意对老年人好,正是这点吸引了我,我们才走到了一起。”妻子是楚园的护士,因此更能理解他、心疼他、支持他。

  现在,陈林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养老护理员成长为楚园记忆照护区护理组组长,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他还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了更多年轻人。说起更长远的梦想,陈林想自己开一家养老院,把优质的服务送到更多老龄人的身边,“我相信,在养老行业,我们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张欢欢:把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

  张欢欢毕业于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泰康之家·燕园的一名养老护理员。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张欢欢收获了一票老年人的好感,“因为我的名字跟熊猫欢欢一样,所以老年人们都叫我‘国宝’欢欢。”

  让老年人们信服和依赖的,不只是张欢欢的好性格,她对老年人的耐心和爱心让老年人温暖、感动,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屈不挠的精神也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股骨颈骨折术后处于康复期的杨爷爷卧床不起,原本性格开朗的老年人脾气变得暴躁。对老年人的变化,张欢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一定要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爷爷。”

  她找出了老年人的检查结果,请教园区多学科团队,为老年人制订了细致的康复计划,口腔护理、发声练习、力量锻炼、皮肤检查、行走训练……她给每项活动都做好了时间表,一天也没有落下。从20步到100步,再到自主行走,半年多过去,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看见张欢欢又开始打趣:“‘国宝’来啦。”

  疫情期间,燕园实行封闭管理,很多老年人长时间见不到亲人,情绪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这让张欢欢意识到,比起生活上的照料,老年人脆弱的心更需要他们来呵护。一有时间,她就来到老年人身边,耐心倾听他们唠叨,让老年人安心,她添加了老年人家属的微信,架起了老年人和家人间沟通的桥梁,让家属放宽了心。

  为了让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张欢欢和同事们与餐饮部沟通,由他们下厨为老年人做几样家常菜,看着护理员们将一盘盘充满着爱的菜肴端上桌,老年人拉着他们的手感动地说,“孩子们,你们辛苦了。”

  张欢欢在服务老年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实现了价值,这位26岁的西北姑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到了不简单。“为老年人服务,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努力,掌握更多新知识,解锁更多新技能,让老年人的老年生活舒心快乐。”

  

  刘忍: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1999年出生的刘忍,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业完成科班出身的她满怀信心和热情踏入了养老行业,却没想到在实习时就碰了壁。

  有位老年人晚上睡觉需要系尿袋,刘忍上前帮忙时,却遭到了老年人的拒绝:“你太小,不懂,换个人来吧。”老年人的“不信任”让她有些失落,中午送餐见到刘忍,老年人拉着她的手说:“我不是不信任你,你这么年轻,我觉得你不应该做这些。”她明白了老年人的心疼,也更坚定了为老年人服务的决心。

  来到泰康之家·吴园,刘忍负责专护区老年人的照护工作,早上8点30分前往老年人的房间询问情况,9点带领老年人做早操、换洗布草,11点安排老年人午餐,13点趁着老年人睡觉领取物资、做清扫,15点安排文娱活动、为老年人洗澡,17点晚餐,19点为老年人洗漱,20点30分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刘忍还闲不下来,拿出小本记录一天的工作情况……

  她为老年人服务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精细的护理技能让她渐渐成长为团队的中流砥柱;老年人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她了然于心,小小的肩膀成了老年人们坚实的依靠。

  专护区老年人大多行动不便,想要剪发,前往社区理发店费时又费力,刘忍便有了为老年人剪发的念头。“我看了很多视频,也拿模型练过手,老年人们听说我想尝试剪发,都很支持我。”一来二去,刘忍剪发技术日渐增长,成了专护区27位老年人的专属“托尼”,老年人们还为她起了个爱称“一剪刘”,“老年人们的信任,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因为疫情影响,刘忍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家,每次与家人通话,她都捡着高兴的事儿说,怕家人担心,“我也想爸妈、想回家,但是没办法,这里的老年人需要我们,我们走了,他们怎么办?”挂掉电话,她擦擦眼角溢出的泪水,又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为老服务当中。

  从业四年,刘忍尝遍了养老服务行业的酸甜苦辣,她道出了行业的迫切需求,“这个行业太缺人了。”刘忍期待着,“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养老服务行业,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坚持下来,用心用情为老年人服务,让他们的晚年幸福美满。”

  

  韩羽婷:坚持自己的选择勇往直前

  1991年出生的韩羽婷有着近10年的临床护理经验,进入养老行业前,她曾在医院的老年病科和神经内科工作过,对老龄人慢性病有一定了解,并掌握了熟练的操作技能。2018年入职泰康之家·燕园,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作,4年来,与老年人朝夕相处,她早已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并直言:“不是老年人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老年人。”

  此前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偏重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留置胃管和导尿管等技能操作,养老护理服务要更多学会照顾老年人的生活及康复方面的技能,于是韩羽婷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养老护理及康复训练相关技能,并取得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证书,成为护理骨干。凭着过硬的技术本领,韩羽婷曾获得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北京昌平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工作中更是发挥专科特长,带领护理部的小伙伴们切实为老龄人排忧解难,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

  韩羽婷的护理对象中有一位80多岁的包奶奶。2021年9月,包奶奶做了左下肢截肢手术,术后因高龄和身体基础疾病,伤口感染率大,愈合困难,老年人情绪焦虑。日常护理中,韩羽婷经常陪老年人聊天,带老年人下楼晒太阳、听音乐、做手工,并开导鼓励她,每日为老年人换两次药,从拆敷料、清创、浸泡、消毒到生肌膏外敷包扎,每次换药至少需要1小时,她总是小心翼翼,不厌其烦,一丝不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7个月的精心护理,原本5×10厘米的伤口基本愈合。“听着家属对我们说,把老年人交给我们很放心,看着奶奶因伤口痊愈而重拾生活信心,我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受疫情影响,韩羽婷自3月开始就封闭在园区工作,没有回家。她爱人也是一位一线医务工作者,6岁的女儿只能由家人照看。两个多月没见面了,女儿生日时通过视频告诉妈妈,她的生日愿望是“想再要个妈妈”。“无法陪伴孩子,内心感到无比愧疚,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坚守岗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韩羽婷说。

  在韩羽婷心中,护理岗位虽然平凡,但她认为这是一份充满爱和重要意义的工作,多年来心中依然满怀热爱,并在工作中收获着别样的感动。坚持自己的选择,勇往直前,她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华文娟:做老年人依赖和信任的人

  28岁的华文娟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2021年4月,来到泰康之家·楚园工作,1年多的时间里,她怀着对养老护理工作极高的热情,用耐心、细致和过硬的技术本领成为业务骨干和老年人们的贴心人。

  “我的爷爷奶奶也90岁了,在这里,我把老年人们当作自己的爷爷奶奶来看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辈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我爱养老行业正如我爱这些老年人一样。”华文娟喜欢与老年人在一起,来楚园之前,她在医院做护士,工作中与老龄人打交道比较多,加之性格开朗活泼,与长辈们相处融洽。到这里后,她很快就与长辈们熟悉起来,这让华文娟每天都热情满满地投入工作。

  在工作中,华文娟总能收获感动。园里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年人,老伴不在了,儿子在国外,平日里老年人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孙女,虽双目失明,无法参加很多活动,然而他却是个乐观积极的老年人,每天在护士站,华文娟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一次早餐时,她为老年人剥鸡蛋喂饭,老年人却流泪了,他说华文娟的声音像他孙女,因为疫情孙女很久没来看他了。再乐观的老年人也有脆弱的时候,此时贴心的关怀与陪伴让老年人复归平静。“这件平常小事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能‘替天下儿女尽孝’,成为老年人们依赖和信任的人,我很骄傲!”

  还有一位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爷爷,有段时间老年人进食量很少,尤其是夜间较长一段时间空腹,为此每次餐前打胰岛素时,华文娟都会为爷爷准备点小点心或牛奶,也会交代护理员夜间多关注爷爷是否存在低血糖现象,她的细致和耐心老年人都感受得到,她也多次受到表扬和认可。

  除了对待老年人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华文娟还是操作技术小能手,她在楚园护理公寓担任操作队组长,负责护士操作带教,也曾在武汉市养老护理员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养老护理工作不仅要照料老龄人的衣食住行,还涉及老龄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治疗和护理,作为一名专业护士,谈及对行业发展的期待,华文娟坦言:“这项工作很崇高,希望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和理解,并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只有这样,未来才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这个职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