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4年,威海家庭养老床位达到500张
发布时间: 2022-11-18

  1月17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秦之江,威海市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曲桂贤,威海市卫生健康委老龄与医养健康科科长王增伟,威海市医保局待遇保障科副科长于美英,解读《威海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规划(2022—2024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是威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时期。科学规划未来三年威海市医养结合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衔接,着力化解医养结合政策体系不完善、医养服务供需不平衡、运行机制不协调、专业人才缺乏等短板问题,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威海市民政局牵头组织自然资源、卫健、医保部门,经过实地调研、集中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编制完成《威海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规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期正式发布。

  主要指标和空间布局  

  《规划》科学提出到2024年医养结合工作“8项指标”。其中,国家指标2项,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分别达到60%、90%;省级指标2项,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和医疗服务设施达标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占比分别达到100%、80%。市级指标4项,即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万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护理员数、医养结合机构数、家庭养老床位数,分别达到75%、25人、69个、500张。

  《规划》立足建设“全国医养示范城市”,着力打造“三区引领、五核集聚”空间布局。“三区引领”,即围绕不同老年群体需求,分层次打造“基本有保障、普惠能满足、高端有选择”的发展格局。其中,在文登区、乳山市通过盘活基层医疗养老资源打造“基层医养结合示范区”,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打造“医康养产业聚集区”,在荣成市、临港区、南海新区延伸产业链打造“智慧康养实验区”。“五核集聚”,即立足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环翠区医疗健康产业集群、荣成市活力康养生态产业集群、乳山市滨海康养产业集群、临港区康养产业集群、南海新区生态健康产业集群五个核心集群,以五大产业集群吸引带动关联产业项目入驻,发挥集聚效应,在“三区”稳步发展基础上,形成“多极优势发展”的新局面。

  重点任务

  未来三年,威海市医养结合发展重点任务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增加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功能,依据养老机构等级,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内设医疗机构等方式增加医疗服务,2024年年底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增加康复功能,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合作。推进社区医养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十五分钟”医养健康圈。

  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机构医养服务能力,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打造“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推进安宁疗护建设,2024年年底前,威海市综合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比例逐步提高至90%,基本建成居家和机构相结合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居家医养服务能力,以医养结合机构为依托,开展机构社区居家协同发展行动,2024年年底前,培育一批综合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机构,积极引导医养结合机构将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家庭,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张以上。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中医药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功能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打造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机构,到2024年,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累计覆盖全市40万人。

  探索建立多层次照护保障体系。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开展“护理院日间病房”、护理院按人头付费等试点。健全长期护理保险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结构设置、准入与评估规范、待遇结算支付等政策,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稳步扩大参保覆盖范围。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健全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缴费资助政策和医疗费用救助机制。  
 

  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开展老年健康宣传教育,推广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健全老年健康预防体系,加强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和健康指导,完善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老年疾病诊治能力,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兜底功能,逐步开展为高龄、重病、失能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社区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做好老年康复和护理服务,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

  推进医养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引进国内外知名医养结合品牌企业,走集团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教育、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医养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品牌。提出实施医养产业“5046”工程,即建设50个康养旅居机构、4个康复辅具试点项目、6个智慧康养社区,构建健康养老新高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养老服务队伍职业能力提升行动,2024年年底前,培训不少于4530名养老护理员、266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鼓励院校进行专业学科培养,引导医养结合机构为院校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岗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出台护理员奖励政策。支持保障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