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手发力新时代老龄工作让晚年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
发布时间: 2022-11-18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正快速迈向中度老龄化社会。

  “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12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表示,各部门正积极行动起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老龄生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

  满足老龄人需求、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可以挖掘出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例如,在老龄化程度高的一些发达国家,银发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郝福庆表示,“十四五”期间的老龄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新的老年群体,物资储备更加充实,他们的消费观念更新,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服务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用”等传统消费,以及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新型消费等等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

  国家提出积极老龄观,就是要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意见》中强调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

  健康老龄化方面,指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龄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龄人的健康水平。

  “要坚持医养结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为老龄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使老龄人更健康快乐。”王建军说。

  老龄人网上“浪”,一键实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龄人主动拥抱网络和智能终端,但是许多老龄人在用手机时仍然有看不懂、学不会、用不好的情况。例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很多老龄人应用智能手机却不会用通信行程卡。

  针对这些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把老龄人应用智能技术难纳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事项清单。

  “工信部专门组织开发了短信验证行程卡,方便老龄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说,通过对百余家网站和APP的改造,遴选“医全通、全药通互联网平台”等示范项目促进信息无障碍。

  据介绍,电信服务还专门针对老龄人使用智能手机困难开发了“一键呼入”和“爱心通道”等服务,其中“一键呼入”已累计为7000万老年用户提供服务。

  老有宜居住,建设无障碍环境

  老龄人占比不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均需要考量老年宜居环境的建立。

  “我们提出到2025年城市道路、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到10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汪科表示,老旧小区周边也规划增加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

  针对老龄人的特点,住建部从工程建设标准入手,修订发布了《无障碍设施规范》《城镇老龄人设施规划规范》等国家标准,按照老龄人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对老龄人设施规划布局以及日照、通风、防寒、采光、防灾等技术指标作出详细的规定;发布了《老龄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要求既有住宅的出入口、楼梯、公共走道、加装电梯等公用部分作出适老化改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