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办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发布时间: 2022-11-18


  1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及即将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共同构成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均为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王建军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规模日益扩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意见》主要内容包括8个部分24条。其中,第1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两方面内容;第2至6部分为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龄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龄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五个方面的内容;第7部分为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老年设施供给、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强化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具体措施;第8部分为组织实施,具体包括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和广泛动员各方参与等内容。

  王建军强调,贯穿《意见》始终的一个主线就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关于“积极老龄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强调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龄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龄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龄人和老龄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龄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龄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深刻揭示了积极老龄观的内涵,是我们正确认识、科学谋划老龄事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树立积极老龄观实际就是既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更要深入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要辩证看待人口老龄化。下一步,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将按照《意见》的要求,聚焦五大重点任务,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细化工作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于“健康老龄化”,主要是指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龄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龄人的健康水平。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既体现人类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般规律,也符合中国国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调“伴随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长快、压力大,必须科学谋划、综合应对。要引导家庭医生优先同老年家庭开展签约服务,发挥基层全科医生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基层的优势,为老龄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要坚持医养结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为老龄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使老龄人更健康快乐”。

  健康老龄化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将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不断提高老龄人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失能老龄人长期照护服务和保障,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努力提高老龄人健康水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