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奋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托起幸福夕阳红
发布时间: 2022-11-18


  12月9日,南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南阳市重点民生实事”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由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的领导和科室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向大家介绍2021年南阳市加大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王淑漪南阳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21年南阳市重点民生实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的领导和科室负责同志,重点向大家介绍2021年南阳市加大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有: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保宇先生;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刘宁女士;

  市财政局财政专项资金中心主任,丁晓女士;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张兴先生;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科副科长,兰玉富先生。

  首先,请市民政局副局长,王保宇先生作主题发布。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南阳市加大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南阳市民政局向与会的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南阳市加大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

  南阳市常住人口971.3万人,60岁以上老龄人182.46万人,其中城镇老龄人接近90万人,整体老龄化率为18.79%;65岁以上老龄人138.1万人,占总人口的14.22%,是河南省老龄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地市。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市委书记朱是西亲自牵头领办“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大力支持下,系统谋划、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以“六专六好”为主要特点的南阳城镇养老服务模式基本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高站位谋划

  一是定方向。以建设幸福南阳为目标,以“专业化机构养老、专业化日间照料、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智能化养老服务专控平台、专业化养老服务运营、专业化养老服务产业”建设为内容,以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为方向,打造具备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特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定目标。抓好“六专”建设,实现“六好”(机构敬养好、日间照料好、居家服务好、医疗保健好、文教体娱好、安全保障好)目标,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定原则。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便民利民,运营规范、服务优质,康养结合、智慧专业,统筹资源、常态监管”的原则,立足“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格局,高质量建设以“六专”为主要特色的养老服务设施。

  高起点布局

  一是绘蓝图。编制了《南阳市养老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南阳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1-2035》,按照人均用地0.2㎡和住宅小区每户1㎡的高标准,把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纳入到南阳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住宅小区建设规划中,并严格执行,确立了养老服务设施总体布局和用房保障。二是定计划。以市政府名义制定了《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设全市至少建设63个养老服务中心、42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0000张以上家庭养老床位,打造城市养老“15分钟”生活圈,着力构建市、县、街道、社区、居家“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格局。三是强整合。启动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闲置物业的全面清理,整合闲置资源,对适宜用于养老服务的场所,一律调整为养老服务设施。

  高规格推进

  市委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朱是西任指挥长、市委组织部部长、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任副指挥长,市直21个单位一把手任成员的“南阳市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全面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与此同时,南阳的县市区、街道办、社区也参照南阳市标准,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任指挥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形成了“四级书记”亲自抓,相关部门齐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全面深入推进这项民生工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全方位配套政策

  我市对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进行了分工,对各县市区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对各项养老服务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制定了标准,出台了《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任务清单和县市区三年任务清单》《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试行)》《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若干意见》,为高标准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了全面配套政策支持。

  打造标杆树典型

  我市在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县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样板,作为同类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标杆,引领全市城镇养老服务设施进行规范化建设,保证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质量。

  严督实导重奖惩

  我市制定了《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和奖惩办法(试行)》,加强了对各县市区和指挥部成员单位目标任务的考评,实行“月通报、季考评、年考核”,对各县市区的通报、排序和考核结果与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养老服务设施奖补资金分配、单项奖金挂钩,“凡在季排序中,排序前三名的县市区、第一名的功能区,第一次以市指挥部名义给予通报表扬;第二次以指挥部名义给予嘉奖,同时给予养老服务资金20%奖励支持;三次以上者原则上年度考核定为优秀,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予资金重点倾斜。两年及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的,建议市政府记功,等等”。

  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基本建成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0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1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87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7%,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96%,智慧化、专业化、社会化已经成为全市养老服务的新业态。随着我市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一个有温度、有生命力的覆盖全体城镇老龄人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将日臻完善,幸福南阳、宜居南阳将成为我市新的底色。

  主持人:谢谢王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媒体。提问现在开始。

  东方今报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2021—2023年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张兴

  《三年行动方案》是根据国家《“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的。目的是利用三年时间,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压茬推进、逐个验收、完善奖惩”的方法,通过集中建设和规范运营,形成市、区(县、市)、街道(城关镇)、社区、机构(家庭)五级养老服务网络和“八位一体”的智慧化、常态化养老服务体系。重点要完成六项建设任务:一是专养,即专业化的机构养老服务。包括1个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3个区(县、市)养老服务中心、4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二是专照,即专业化的日间照料服务。包括不少于42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00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三是专保,即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包括不低于10000个家庭养老床位和相应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四是专管,即专业化指导机构和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包括1个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3个区(县、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45个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市、县(市、区)、街道(城关镇)、社区、机构(家庭)五位一体的智慧化网络服务平台。五是专营,即以“六助”为主的专业化运营服务。由专业化社会服务企业和组织对各类老年群体提供专业化的机构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六助”(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上门服务、智慧信息服务等。六是专产,即专业化养老服务产业。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促进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养生、金融等行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促进养老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通过抓好“六专”建设,达到机构敬养好、日间照料好、居家服务好、医疗保健好、文教体娱好、安全保障好“六好”要求,打造符合南阳实际,独具南阳特色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六专六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南阳网记者提问:市发展改革委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包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兰玉富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委立足职能定位,重点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项目资金争取等方面,认真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工作。

  一是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二是会同民政等部门正在编制《南阳市“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我市养老服务的整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特别是在资金投入、要素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给出具体举措,对我市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三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做好“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普惠养老,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激励带动作用,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积极性,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市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848万元,引导地方配套资金1.5亿元,支持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和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建设。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一方面强化规划引领,结合“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深入推进“老有所养”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示范作用,调动各类要素资源投入养老事业。继续实施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现政府兜底养老与社会普惠养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河南经济报记者提问:财政部门是如何支持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开展的?

  

  丁晓

  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朱是西书记亲自牵头领办“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全方位谋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推进。作为财政部门,我们一方面加强政策研究,强化与市民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制订了《南阳市2021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南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措施,支持打造“六专六好”社区居家养老南阳模式。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向上争取资金、整合现有彩票公益金等资金支持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2019-2022年期间,省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按照省政府规定的建设面积标准、测算的床位需求量和建设情况,以及每平方米1000元、每张床位3000元的补助标准对各市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补助,按照支持政策,我们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衔接,配合部门做好项目申报、推进项目建设,争取省级资金支持。2019年至2021年,已争取到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3.05亿元,专项用于我市新建、改造、购置社区公共养老服务场所及消防设施设备等项目,支持了仲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淯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350个街道、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此外,市本级2021年还安排了100万元专项用于中心城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协作,配合部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推进项目建设,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同时继续落实将不低于55%的福彩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服务这一政策,更好的支持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法治日报记者提问:养老服务用地和用房是推进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请问我市城市养老服务用地和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的标准是多少?

  

  刘宁

  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统筹考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按照国家要求,我局已经按照人均用地0.1平方米的标准将其纳入到《南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中。

  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于今年11月26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市、县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城镇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用地规模和布局。对此,我局将结合正在编制的《南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进一步优化细化各种用地布局,预留充足的养老服务用地。按照城市人口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统筹考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落实养老机构土地供应政策,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予以保障。

  在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我局将严格执行《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文件规定:按照1户1平方米的标准在新建住宅小区同步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确保全市的养老服务用地、用房足额规划配备到位。

  主持人:

  谢谢!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的,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市民政局办公室联系,进行采访。媒体朋友们,家家都有老年人,人人都会变老,让老龄人过上有尊严的养老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衷心希望各级新闻媒体多关注报道南阳市城镇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正面宣传让关爱服务老龄人的社会氛围更浓,让老龄人的安全感更强、幸福感更足。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