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人共同富裕不是梦
发布时间: 2022-11-1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给出了今后中国老龄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框架,聚焦老龄人“急难愁盼”问题,中国有志气、有底气应对人口老龄化,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随着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老龄人实现共同富裕不是梦。

  老龄人共同富裕不是梦

  “这次《意见》的印发出台,对我们下一步做好老龄工作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重点任务,使我们能够有所遵循,是我们的行动指南。”11月30日,在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表示,《意见》是指导新时代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维林认为,《意见》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站位高远、系统谋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二是从实际出发,发挥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是《意见》内容切实可行,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邬沧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适应、能解决应付人口老龄化问题,文件有底气、接地气,也有国际意义。我们在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新中国,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满怀信心,我们能够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表示,《意见》内容很丰富,亮点也很多,对推动新时代老龄工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见》第10条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专门来讲老年教育,总共244字。推动老年教育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现在老龄人群体养老金差距还比较大,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如何缩短这种差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加快养老金统筹,另一方面需要三次分配调节。在养老金统筹方面,省级统筹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国家层面。三次分配调节很复杂,现在还是初步设想。”

  时间银行可以作为应对老龄化的手段

  北京大学APEC健康科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与发展研究院双聘教授郑晓瑛表示,《意见》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郑晓瑛告诉记者,未来,在加强失能老龄人长期护理保障方面,要强化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完善家庭长期照护模式,进一步稳定扩大安宁疗护和长期护理险的试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养老与保障研究室主任林宝表示,《意见》的出台是为了提升老龄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调要让老龄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体现了老龄人的事情有人管、老龄人的困难有人帮,以老龄人为中心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路。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认为,《意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上,我们有志气、有底气,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最后我们要走向成功的老龄化。

  关于时间银行的探索,陈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间银行有养老功能等多种功能,不仅能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等短板问题,而且还是社会治理的工具,是我们建设信用体系和信仰体系的抓手。

  中国老龄协会政研部主任李志宏表示,《意见》给出了今后中国老龄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框架,从治理格局层面明确了“一核多元”的共治格局,治理理念就是要确定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并行,从治理重心角度明确要将今后治理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从治理资源配置的角度明确提出,强调资源配置的整合,将之前的条条主导、纵向管理、分散供给转化为今后的横向连接、区内统筹、综合供给,治理任务的选择也区分轻重缓急,易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现远近结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