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思明近邻党建引领,构筑“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发布时间: 2022-11-18


  近日,在厦门市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思明区报送的项目《构筑“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荣获“十佳优秀案例”。

  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思明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针对辖内老龄人口多、服务需求大的特点,将养老服务作为近邻党建的重要着力点,区委组织部牵头创设“近邻敬龄”品牌,运用“四共四全四就近”工作法,积极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服务优势,为老龄人提供精准化、信息化、多元化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整合“近邻”力量,通养老服务纵贯线

  “好吃,真好吃!”午间,思明区深田近邻小食堂溢满了饭香,温馨整洁的门店里尽是居民们的欢声笑语。

  深田社区辖内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数量多,空巢老年人占比大,深田社区将近邻养老服务融入社区治理和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作,引入市场主体对社区进行改造提升、长期运营,打造近邻小食堂,用精准供给解决老年居民最迫切的需求。

  在思明区开元街道深田社区图强小区,尊老敬老助老蔚然成风。

  香菇焖鸡、青椒牛肉、台湾卤肉、上海青、玉米排骨汤......在近邻小食堂,10多道菜搭配成不同套餐,丰盛可口。

  88岁的独居老年人沈丽秀打上米饭,配上两荤一素一汤,心满意足地细细品尝起来。“这里菜色品种多,干净卫生,还能跟邻居聊天,像我这样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一餐只要12元,真好!”沈丽秀说。

  思明区还充分发挥市场化力量,通过民建公助、公建民营、购买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不同模式,加强就地就近共建,构建相辅相成、一体推进的“养老服务共同体”。

  市医保局党员干部到街道金桥社区“双报到”,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活动,推动家庭医生签约进小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嘉莲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创新融入“爱心超市”品牌,鼓励引导爱心企业、党支部购买康复项目、医疗项目等“爱心服务包”,满足辖区内困难老龄人帮扶需求;厦港街道联合蓝天救援队、城市义工协会等社会组织组成“近邻贴心人联盟”,为辖区老年人提供40余项敬老服务,从医、养、住、食等方面提升辖区老龄人幸福指数。

  依托“近邻”阵地,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

  “叶片换小一点的,才像玫瑰花。”在好姐妹陈晓明的指点下,74岁的郑宝芬沉浸在制作丝网花的乐趣中,墙上的时针已指向中午11点,郑宝芬还舍不得回家:“我是这里的忠实粉丝,下午我有声乐班呢。”

  住在侨建西区的郑宝芬,步行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只需十来分钟,自从有了这个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她感觉到自己越活越年轻:“以前我都宅在家里看电视,现在照料中心的文化生活太丰富了,我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目前,思明区已建成1个区级和10个街道级照料中心,在98个社区设立“家门口”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以社区养老站点为圆心,不断拓展养老服务半径,提供代购代办、送餐送药、心理疏导等入家入户服务,构建15分钟乐龄生活圈。比如,槟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创新“1+N”助餐服务模式,由1家大型爱心企业专业集中制餐及配餐,社区爱心助餐员为周边N个社区提供送餐,解决老年人用餐不便的问题。

  “线下”的养老阵地活动多姿多彩,“线上”的养老服务也不缺位。

  线上下单服务、配备智能设备、远程诊疗诊治……由各级党组织引领,思明区率先厦门市设立区级智慧养老平台,为老龄人提供全天候在线咨询响应。中华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开发远程问诊助老服务系统,在线链接全国各地专家名医,缓解老城区老龄人“看病难、问诊难”问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引入医养远程信息服务平台,为辖内老年人发放具有定位及报警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实时接收求救信息,保障老年人活动安全。

  如今,思明区“智慧养老”形式更加多样。例如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小区微信群发起代买跑腿服务,让老年人在微信群上接龙报菜单,社区党员、助老员将物品送进老年人家门。党员志愿者还主动上门帮忙,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维修家电、保健诊疗等服务。

  秉持“近邻”理念,打造养老服务乐活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前埔东社区,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5岁、平均党龄40年的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老党员们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疫情防控、调处纠纷等志愿服务工作,主动聚焦社区重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为基层治理贡献“银辉力量”。

  队长程建明说:“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职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永葆初心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事业是无限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也要尽力去做好。”

  走进位于曾厝西里的滨海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一楼,布置温馨怀旧的“好邻居会客厅”里满满都是故事。中心老年人家属和周边的党员居民纷纷捐出老照片、老物件,让照料中心的老年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美好过往。

  住在附近的厦大退休党员教授陈如铭是街道乐学堂剪纸班的老师,他的剪纸作品已成为“好邻居会客厅”的一道风景线。他和学员们定期到会客厅开展剪纸活动,并将作品送给中心老年人。他说:“我是中心的好邻居,老年人互帮互助,生活就会更多姿多彩。”

  在鹭江街道营平社区、嘉莲街道盈翠社区,“时间银行”“银发睦邻”积分制互助服务成为新风尚。社区倡导低龄老党员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志愿者可凭借服务积分优先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曹雪琴在担任盈翠社区第七退休党支部书记期间,主动与空巢老年人黄德云结对帮扶,坚持每周两次上门看望,帮她打扫卫生做家务,直至黄德云去世。提到曹雪琴,黄德云的女儿总要说一句:“曹阿姨是我的亲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