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让养老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发布时间: 2022-11-1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0%,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只有不断引领积极道德风尚、推动养老产业发展,走好“积极老龄化”之路,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才能让老龄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政策先行为“积极老龄化”夯实支撑体系。要通过金融扶助、场所保障、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推动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整合社区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有偿、抵偿、无偿相结合的居家养老工作。如山东临沂、甘肃嘉峪关市均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为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础。只有政策先行落地,加强顶层设计,加速制度创新、加大政策投入,构建多层次的医养服务体系,才能为“积极老龄化”带来春天。

  传统美德加持为“积极老龄化”营造浓厚氛围。“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通过政策解读、道德宣讲、树立典型等方式让全社会对积极养老产生正确认识,了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营造孝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良好的社会氛围。如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饺子宴”“敬老团”等一系列活动,将敬老爱老之风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好的道德风尚与社会氛围为走好积极老龄化添砖加瓦。同时要加大《老龄人权益保障法》等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法监督力度,提高全体公民维护老龄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

  产业振兴为“积极老龄化”提供坚实保障。激发“银发”产业经济活力,推动老年产业创新发展,为“积极老龄化”开辟新市场,才能为老龄人打造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为积极老年、健康老年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针对老龄人群特殊消费市场,可以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进入老年产业,“商保社保双结合”,促进老年教育、老年公寓、老年旅游、老年文化、老年服饰的发展,满足老龄人的文化娱乐和消费需求。同时应积极推动老龄人“再就业”,充分挖掘老龄人力资源,比如开展银龄讲学计划、设置老龄人灵活弹性工作制度、提供老年岗位补贴等,鼓励老龄人再就业,最大限度实现“人口红利”。

  “夫孝,德之本也”。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是社会进步赋予的使命,我们都要自觉承担起这份责任,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工作,让所有老龄人都能实现“积极老龄化”,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