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在古城养老真格是一种享受”
发布时间: 2022-11-18


  进入晚秋,寒意加深。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的老年人们,却因为一道“3+10+29+千家万户”养老公式,倍感温暖。应对人口老龄化,金阊街道加快建设以“3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家日间照料中心、29家社区助餐点以及千万张居家养老床位”为架构的“15分钟老龄人服务圈”,并通过党建引领、专业运营、多元共建、价值重塑,把中心城区、古城区各级各类养老资源融进圈,让辖区老龄人不出圈就能享受专业、温暖的为老服务,推动“古城养老”幸福“出圈”。

  应有尽有的享老主题公园

  10月22日11点,金阊街道彩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楼的彩香二村社区餐厅热闹起来。“今天的菜,都是我爱吃的!”81岁的“老苏州”邹美琳入座后先给女儿发去一条微信语音,再“咔嚓”一下把红烧大排、肉末豆腐、干煸大青菜、冬瓜鲜肉汤三菜一汤拍过去。“今天的菜也是下饭的,真不错!趁热吃!”远在深圳的女儿很快回复。

  邹美琳住在彩香二村64幢,步行到社区餐厅仅需几分钟。一个星期前,“悦享彩香·公园里”彩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启用后,邹美琳一天不落准点前来用餐,女儿也习惯了准点等候母亲信息。“一个人住,女儿不放心。我告诉她这里新建了好地方,食堂、医院、公园什么都有,在这里养老真格是一种享受。”邹美琳边说边把手机递给彩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站长王文珍,王站长每天都会帮她拍一张全身照传给女儿。

  “我们社区地处中心城区,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潮人达人不少。仅仅打造助餐点,无法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跟着王文珍参观崭新的彩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除了社区食堂,该中心还设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养老公寓、图书馆、运动室等功能载体,且坐拥一座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彩香公园,园内既有亭台水榭、曲径莲池等苏式园林景观风貌,又有健身步道器材、孝亲长廊舞台等休憩休闲场地。眼下,该中心以“悦享彩香·公园里”为品牌,努力为周边居民打造集政务服务、社区食堂、体育康养、医疗卫生、苏式园林等功能于一体的享老主题公园。

  这边老年人在家门口公园里养老,那边老年人在新村里、街巷里养老。去年以来,金阊街道立足现有的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品牌化打造“悦享彩香·公园里”“幸福三元·新村里”“烟火桃坞·街巷里”3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最终形成“3+10+29+千家万户”养老格局。目前,2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家日间照料中心、29家社区助餐点已建成投用,“烟火桃坞·街巷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预计明年投用,家庭适老化改造正在加紧推进中。

  触手可及的专业为老服务

  石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位于石幢新村14幢一楼。走进其中,2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老年人们围坐在一起下象棋、做手工。今年上半年,该中心根据辐射范围内老年人实际需求,链接专业第三方、辖区共建单位和志愿团队等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除了提供日间照护、健康助餐、社交康乐等专业化养老服务,还有情绪支持、按摩理疗等个性化养老服务。中心启用不到一个月,已举办20多场活动,52位老年人主动登记。

  为老服务,是一项贴心服务,更是一项专业服务。伴随着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居家养老床位加快建设,金阊街道“3+10+29+千家万户”的养老格局初具雏形,但这个大架构里,由谁来具体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金阊街道打造家门口为老服务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当下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一个共性难题。

  “金阊街道地处苏州中心城区、古城区,虽然面临较为严峻的老龄化挑战,但反之也集聚着市级、区级等众多养老服务资源,同样不缺养老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金阊街道党工委委员包晓华介绍,街道结合区域实情,探索出“党建引领、专业运营、多元共建、价值重塑”四轮驱动模式,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手专业力量,凝聚多元资源,将养老资源优势转化为多元服务项目,为“3+10+29+千家万户”架构适配专业服务内容,推动为老服务迈向更高质量。

  可以看到,金阊街道已启用的两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都与所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融合发展。“一方面利用党群中心‘零距离’优势,及时掌握老年人动态,倾听老年人心声,回应老年人关切;另一方面实现场所、场地的共享和更有效利用,通过合理分配时段,实现优势互补,减少‘闲置率’。”包晓华解释。

  专业运营、多元共建也为金阊街道社区为老服务凝聚起一支生力军。在三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洗衣坊为洗晒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中心长廊边一小块土地上,苏州农校学生志愿者种下了各种蔬菜,为老年人们加菜;到冬天,设有老年人洗浴设施的助浴服务极受欢迎;二楼日间照料中心“喘息式服务区”,10多位老年人随时有医护人员贴身照料,专业服务触手可及。

  可期可盼的家门口享老

  今年4月,金阊街道三元一村社区与姑苏区老年大学合作开设“金相邻·社区学堂”,利用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幸福里音乐教室、幸福里手工活动室等文体学习活动场所,为老龄人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受到辖区老年居民欢迎,首期开设的书法、国画、声乐、瑜伽、手机应用等5门特色课程供不应求。

  当下,有了“党建引领、专业运营、多元共建、价值重塑”四轮驱动助力,越来越多的专业力量、社会项目融入到金阊街道“3+10+29+千家万户”养老格局中。不久前,金阊街道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谐管理研究中心共建成立“姑苏金阊-西浦和谐·社会治理与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携手探索打造“党建引领+专业运营+多元供给”的养老事业发展新模式,双方将通过深度的调研、访谈、养老课题项目研究等,将养老相关理论和试验成果转化为创新价值,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省内首家悦银智慧运动健康中心也来了。该中心由姑苏区民卫局、金阊街道联合推进,聚焦老龄人群健康,打造了体质健康监测功能区、有氧心肺功能区、等速肌力锻炼区、微循环促进区、综合干预区和休闲交流区等功能空间,为社区老龄人提供慢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运动健身、运动娱乐等服务内容。此外,作为加强社区体育健身和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中心还将建立起“一人一档”的老龄人运动健康电子档案,促进老龄人健康的样本跟踪研究;同时依托彩香二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医护人员14名,以居民健康管理和传统中医药服务为特色,实现“身边医院”功能。

  “应对人口老龄化,关键是让老龄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姑苏区金阊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跃表示,街道将继续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老龄人在家门口、家门里实现享老、安老、乐老、悦老,同时鼓励“活力”老龄人参与中心和社区的各项事务,通过自我服务、自我实现,使老龄人自身价值重塑,真正推动老有所养迈向老有所享,打造老城养老的苏式典范生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