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2021年点赞最美养老年人投票火爆启动,为养老行业正能量打call!
发布时间: 2022-11-18


  第一届点赞最美养老年人活动在广州,有这么一群“养老年人”,她们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是在平凡的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守护了千千万万的老年人。她们一直微笑着、语调轻柔,不忘初心,励志前行!今天,我们要让这群“养老年人”的付出被看见,让他们的正能量得以传播!

  10月27日,由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携手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共同发起的第二届广州市点赞最美养老年人活动,正式开始投票了!即日(10月27日)起至10月31日,举办方将邀请全城为最美养老年人点赞投票,挖掘养老服务典型案例,通过全方位、融媒体宣传和互动,在全市营造“我为养老年人点赞”的温馨氛围,提高养老服务社会认知度,并鼓励养老年人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创造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养老行业增添色彩、增添暖意。。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国十四五规划纲提出要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养老行业的人才价值已经越加被重视。

  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在养老年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之下,职业的价值感依然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人才的兴旺。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养老院实施了多次封闭管理,最大程度上保障长辈的安全,但同时,各种疫情防控和照护长辈的工作量增大,员工压力骤增,一旦坚持不住,就会主动“放手”,人手出现紧缺的可能性在加大。

  有一线从业人员透露,这个行业人员流动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出现有出没进的现象,一旦服务人手不足,就会为机构的发展和正常运作带来危机。”

  有行业人士指出,全社会需要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技术含量、社会重要性和价值感上达成共识,在工资薪酬和福利待遇上面有所体现。“现在养老行业人员的职业重要性并未成为社会共识,我们希望有一天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一名养老年人”,一位从业多年的养老护理员这样感慨道。

  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许多人意识到,非常时期的巨大付出需要被尊重,职业价值感的缺失需要被弥补。近日,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再次联合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发起2021年度第二届广州市点赞最美养老年人活动,汇聚社会多方力量,重塑养老服务职业的社会认同感,通过助力养老服务人员人才队伍搭建,建立全面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优待水平。

  “我们希望今年继续助力养老年人‘破圈’”。

  经过主办方前期的一系列事迹推荐、征集工作之后,目前已有九十五名养老年人参选。即日(10月27日)起至10月31日,将邀请全城街坊为他们点赞投票。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频道将通过全方位、融媒体的宣传和互动,在全市营造“我为养老年人点赞”的温馨氛围,提高养老服务社会认知度,并鼓励养老年人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创造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延续去年盛况,今年还有更大的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0月初,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就已经联合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广州点赞最美“养老年人”活动,邀请广大市民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点赞。

  在新花城客户端开设的点赞页面,活动吸引了40万人次的访问与转发,11万人参与点赞,总票数达18.9万票。广州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封闭管理后的一段段温馨动人故事,由此被广泛传扬,正能量温暖人心。

  而在今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疫情防控常态化,在这两个大背景下,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再次联动行业协会,拉开了第二届“点赞最美养老年人”活动。

  与第一届活动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事迹征集高度关注养老年人的防疫举措以及职业创新,希望通过评选标准向全社会传递最美养老年人的职业含金量。

  即日(10月27日)起至10月31日总共5天时间之内,只要扫以上二维码,就可以进入最美养老年人的事迹和点赞页面。广大市民可以搜索自己认可的养老年人姓名,找到他(她)的事迹后投票;也可以点击进每一位养老年人的事迹页面,了解他们的事迹之后,把宝贵的一票投给他(她)。

  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活动的公正、公平,本次投票每人(一个ID)只能投一次,但是一次可以给多位养老年人投票。

  靖过5天投票结束后,主办方将结合点赞数据以及专家评选意见,寻找最美院长5人、最美长者护理员20人、最美长者医护人员10人、最美长者社工10人、最美长者老友记10人。他们,将成为又一批最美养老年人!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一睹为快,看看这些养老年人们在疫情期间的经历,看看他们在养老这个行业中的心路历程吧。

  年仅23岁的她,3年时间领悟到养老年人这个岗位的意义

  2018年3月份,年仅23岁的古丽娟来到南沙区养老院,从那时开始,她就在护理岗位上一点一点学习、积累。三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成为了院里的骨干。

  “疫情期间的每一次活动,每一件工作,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体验和经验积累”。

  2020年4月,古丽娟从一线护理员转岗为活动护理员,防疫管理、封闭管理……,各种她未曾经历过的工作状态接踵而来。但也是这样的一个时期,她我学会了如何去策划一场活动、如何去开展一场活动、如何去根据长者的自身健康状况去计划活动、如何为长者去创新更多的好玩事物。

  其实刚开始接触长辈的时候,古丽娟心也是很不自信的,因为没有接触过,担心做不好……但是她舍得下功夫。她不断了解、搜集、策划适合老龄人娱乐活动的信息资料。

  最终在她的带动性下长者们都很感兴趣并且主动参加活动,也主动拉着她的手问:“什么时候有活动?”,甚至在她休假期间长者没看见我,都会问我""去哪里啦?好想玩某某游戏",这让古丽娟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很开心也很喜欢养老年人这个职业”、“都说我给长者带来了生活的活跃气息,其实是长者们让我感觉到温暖感觉到爱让我领悟到这个岗位的意义”。

  年轻的养老年人清楚知道,现在学到的知识以及经验还远远不够,还需继续主动积极地求知求学。

  从业二十年的养老年人,在疫情高风险封控区“尽本分”

  荔湾区安宁敬老院的周丽华,是一位从业时间长达20年的资深养老年人。刚入行的时候她还是这个行业非常年轻的一员,转眼间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如今养老行业里人才辈出,新人比比皆是,行业的蓬勃发展,这在当年她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20年时间,周丽华以院为家,一心扑在养老院的工作上。尽管围绕在她身边的都是每天周而复始的喂饭、翻身、洗澡、换纸尿片等护理工作,还有家长里短的繁琐杂事、直透人心的人情冷暖,但这位养老年人并没有退缩。不管时光如何改变,她的初心仍然炽热。

  “如果只是单纯以盈利、舒适度日为目的,确实没有办法20年沉浸在这一行”、“但这里每位老年人都是一本书,能让我们增长智慧,增添福报;每位老年人也是我们的家人,都值得被爱护和关爱”。

  今年5、6月的芳村疫情让整个芳村在猝不及防之间成为了高风险区,安宁疗护院也成了全封闭区,所有物资无法运进来。更让人心焦的是周丽华也被居家隔离了,无法到现场组织工作。

  除了存好的油和米,院里新鲜的蔬菜和肉类所剩无几了,140多号人每天都需要吃饭,老年人身残体弱更应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作为一院之长,她必须迅速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周丽华每天在家焦头烂额、急躁万分地翻手机找各种途径,找各种渠道,联系各部门给老年人院提供食材。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被她找到了有防疫通行证的食材供货商,给老年人院提供正常的食材,解决了燃眉之急。

  针对当时的疫情情况,周丽华还更改了菜单,把粥粉面等花样早餐改为粥加水煮蛋,因为鸡蛋较为易于保存,而且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午饭的滚汤和晚饭的炖汤根据现有食材来调整;下午茶改为可保存的包装小蛋糕或牛奶、豆浆等;也进了大批易于存放的瓜果作为每日蔬菜来食用。

  最危险的时期过去,长辈们都平安度过了,但是说起疫情期间的各种“惊险”和“操心”,周丽华却非常低调。在她看来,这都是养老年人的“本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养老年人,对长辈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一份无法割舍的牵挂,“看着老年人们衣食无忧,我才能安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