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为老龄人幸福生活不断“加分”
发布时间: 2022-11-18


  “参与此次调研的老年人中仍有近半数的人还在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夕阳再晨公益中心隋明哲告诉记者。

  近日,夕阳再晨公益中心开展了“手机应用适老化及普及程度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面向60岁以上的老龄人,通过投放问卷的形式开展研究。隋明哲介绍:“我国老龄人口即将突破3亿,正在从轻度老龄化社会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我们开展此次调研,就是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帮助更多的老龄人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海淀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区60岁及以上人口共有57.8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40.9万人,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20.6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3.4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我区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为老服务工作,大力创建老龄人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举办各类志愿者活动,增设老年餐桌、养老驿站,适老化改造等举措,推动我区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暖心助老服务从指尖传递到心间

  “您瞧,这就是您平时最喜欢的那个广场舞老师。”夕阳再晨的志愿者小张正在手把手地教社区的孙大妈在iPad上观看广场舞的教学视频。在小张的耐心辅导下,孙大妈不仅学会了如何在iPad上学习广场舞,还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微信账号,特意和小张的手机来了一次视频通话,孙大妈学得非常认真:“这个iPad屏幕比手机大多了,看什么都很清楚,平时我在家没事就学学跳舞,锻炼好身体。要是想儿子了就给儿子打个视频电话,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儿子了!”

  年龄增长伴随着身体素质也在不断下降。得病、看病是多数老龄人生活中躲不开的一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医院的挂号、预约全部都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操作,有时子女不在身边,无人帮助,让老龄人犯了难。“现在进医院拿药,第一步就得出示健康码,以前孩子带着我稀里糊涂地就完事了。真到自己去操作时,才发现太麻烦了。现在好了,小张已经教会我该如何操作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早早地去医院排队了。”张大爷开心地说。

  调研结果显示,在老龄人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有45.8%遇到软件界面复杂操作困难,47.5%认为软件功能不明晰,找不到使用诀窍。也有相当一部分反应软件广告过多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软件捆绑安装,拖慢手机运行速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等,无法充分享到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希望市场上推出更多适合老龄人使用的软件,让产品、技术和服务更有温度,让广大老龄人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科技的发展不仅不能让老年群体掉队,更应赋予健康养老模式更多的智慧可能。科技助老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方携手努力,助力老年人开启“智享养老”的美好生活。

  养老新模式夯实幸福生活基础

  解决了“数字鸿沟”问题,日常生活问题也是老龄人关注的重点。日前,海淀街道芙蓉里社区为解决社区内老龄人吃饭“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社区开通了“便民餐桌”服务。餐桌试营业第一天就吸引了众多社区老龄人前来品尝、购买。社区居民王大爷开心地说道:“现在有了便民餐厅,我们吃饭再也不犯难了,人与人的关系也更近了,我们太高兴了。”据了解,芙蓉里社区便民餐桌是继养老驿站、蔬菜直通车进社区、便民理发进社区后的又一项便民服务,也是我区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

  为满足老龄人日益增长的照护需求,更精准地为辖区老龄人提供所需养老服务,我区在全市首创提出“养老服务规划师”概念。在养老服务全流程上,创新性地增设了服务规划功能,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为老龄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第四十一干休所养老服务驿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根据评估结果为老年人们分析了适合他们的服务项目和养老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养老规划,向老年人详细解释了家庭养老床位的补贴政策,告知他们购买哪些养老服务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同时,还向他们介绍了不同养老机构的特点和服务品质,让老年人及时了解服务的频次、价格与注意事项,从而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记者从区民政局养老科获悉,在推进高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中,区民政局为全区9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家庭进行居家环境适老性评估与改造,共摸排出符合高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要求的老年人2657人,80岁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浴凳需求的2000户。高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已通过公开招标,招募适老化评估服务商2家、改造服务商2家、高龄老年人家庭配备助浴设备服务商2家。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适老化评估2100余人、配置浴凳1600余户,工作正持续推进中,预计10月完成全年评估及改造任务。此外,我区还积极开展老年餐桌建设,全区共建设老年餐供餐点84家。持续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将专业的养老服务送至老龄人家中,截至7月底,共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21508张。

  我区紧扣“七有”“五性”工作要求,围绕“八大体系”推动“布局科学化、功能差异化、服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主体多元化、监管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格局建设,着力解决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问题,以满足老龄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爱老的老年友好社会,增强老龄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