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量化指标支撑养老服务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1-18


  近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到,“十四五”时期,广州市户籍老龄人口预测将突破200万。为了服务好老龄人,《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广州养老服务一系列举措将给市民带来哪些切实改变?据了解,此次《规划》提出17个量化指标支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规划》透露,在扩大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方面,《规划》要求在2025年,实现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街镇覆盖率100%、村居颐康服务站村居覆盖率100%、有意愿的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率100%、有意愿的老龄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覆盖率100%、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比例50%,增加就近、便利、普惠的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方面,《规划》要求广州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75%、基本养老服务床位占比70%、医养结合机构170个、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4000张、老龄人健康档案建档率85%、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00%、长期护理保险覆盖率100%,制定并动态调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确保特困老龄人应养尽养基础上,构建面向全体老龄人,以经济困难和亟须照护的老龄人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在着力解决养老服务场地设施问题方面,广州将实现《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达标率100%、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面积0.25平方米,新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5平方米,已建成居住区按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强化场地用地保障。

  在支持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养老服务方面,《规划》提出,广州社会力量提供的养老服务占比90%,全国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10个,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发展平台,支持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服务,持续推动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此外,广州将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平衡充分发展,建立“党建引领+专业运营+村民自治”三位一体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完善“颐康中心+长者饭堂+敬老院+N个村级站点”四点联动的镇村养老服务网络,创新发展“党建+农村互助养老”。

  17个量化指标

  1.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街镇覆盖率100%

  2.村居颐康服务站村居覆盖率100%

  3.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75%

  4.基本养老服务床位占比70%

  5.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

  6.医养结合机构170个

  7.老龄人健康档案建档率85%

  8.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00%

  9.社会力量提供的养老服务占比90%

  10.《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达标率100%

  11.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4000张

  12.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面积0.25平方米

  13.全国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10个

  14.长期护理保险覆盖率100%

  15.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比例50%

  16.有意愿的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率100%

  17.有意愿的老龄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覆盖率1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