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峡导报牵头召开厦门老龄事业发展座谈会,启动养老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 2022-11-18


  家家有老年人,人人都会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每个人的期盼,更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由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卫健委指导,在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厦门市老龄人体育协会、厦门市老年基金会的支持下,昨天,海峡导报在厦门市博物馆牵头召开“十四五新时期厦门老龄事业发展座谈会”。

  从政府主管到行业一线,从高校研究到社区实践,养老行业所涉及的多个层面通过座谈会实现碰撞与交流。厦门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一级调研员查忠明为活动致辞时表示,希望通过活动助力行业资源整合,推动厦门打造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业,形成“爱心敬老”的强大合力,在为广大老龄人家庭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群贤毕至建言厦门养老

  本次座谈会得到厦门老龄事业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在地高校和医院的关注,福建省政协委员黄秀惠、厦门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白锦焜、厦门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沈瑞琤等出席。来自养老各领域的行业专家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医养结合为主要议题,从各自专业所长出发,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厦门老龄事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厦门医学院护理学系余惠琴主任在会上倡议,希望海峡导报多举办类似的行业主题研讨会和座谈会,为厦门老龄事业发展贡献“厦门智慧”和“厦门经验”。

  老有所养:加强监管和自律,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厦门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白锦焜:目前全市已有养老机构43家,截至去年底,全市的38个街镇都有了自己的照料中心,147个农村幸福院、40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已全部建成,“一刻钟养老服务生活圈”格局形成。同时,厦门市养老服务监管平台一期已建成,将逐渐接入其他机构已有的平台,利用线上线下服务,达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结合的目的。希望相关养老版块的专家结合厦门特色、区域优势,进一步展开研究工作。

  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秘书长洪晓燕:七月份刚成立的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成员涵盖厦门养老行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会将致力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质量和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助推厦门抢占老龄产业制高点。

  老有所乐:提升老龄人口健康素质,推动多方融合发展

  厦门市体育局二级调研员、市老体协秘书长赵翔:保持老年群体的集体性健康是化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健康的老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财富。

  近年来,市老体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倡导老龄人科学健身、适当运动,提升老龄人口的健康素质,并推动老年体育与医疗、养老、基层建设、文明创建融合发展。目前,在厦门,以健身站点建设为中心的省、市、区级老龄人康乐家园星罗棋布,总数已达到885个。

  老有所为:加大老年教育投入,教学内容适应时代变化

  厦门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一级调研员李龙波:老年教育要适应时代变化,针对老年群体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年教育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和困惑,每个老龄人都应具备如现代政治、法律、家风、防诈骗、退休规划、健康素养、生死观教育等知识。眼下,市委市政府正加大投入,扩建市老年大学,建设中的老年大学新校区达4.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学员将从5000人增加至3万多人。

  老有所依:强化基层和人才建设,老年服务精细化

  厦门市社会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泽夫:从社工工作的角度出发,建议养老机构应该设立一些由专业社工人员参与的专业化服务部门,帮助新入院的老年人适应机构生活,还可以率先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中设立“驻院”社工站,增强养老机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老年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方亚:厦大公共卫生学院成立十年来,在健康养老方面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已产出不少成果,目前正进行居家、社区、机构多层级养老服务研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服务质量评价与监督等。

  江头街道街政办民政负责人陈巧婷:江头街道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下一步街道将打造基础服务、特色服务和人文专业服务相结合的,能够满足辖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探索“防、治、管”管理模式,优化老年就医环境

  厦门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沈瑞琤:市卫健委近年来一方面引导老龄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防、治、管”相结合的老龄人健康管理模式,下一步还将加强老年医学、老年康复科室建设,通过开展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创建活动,优化老年就医环境;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鼓励为符合条件的老龄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厦门市中医院老干科丁伟红主任:我们努力将医疗康复融入养老,缓解老年人养老过程中担心医疗保障的后顾之忧,让老龄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行业大咖分享一线经验

  座谈会也吸引了象屿慈爱、国贸康养、建发医疗、泰康之家、莲花爱心护理等来自行业一线的数十家企业参会,企业代表们带来一线的工作经验分享,掀起会议讨论的热潮。

  厦门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执行院长华祎介绍,象屿慈爱不仅为老龄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也关注老龄人心理建设和社交等方面,目前象屿慈爱已携手市老年大学建立了“慈爱学院”,为院内和周边社区的长者提供服务。

  厦门建发医疗则致力打造集合养老产业上下游资源的平台,徐伟副总经理表示,平台将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医疗、资金、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

  泰康之家鹭园社区总经理寇俊剑现场分享了泰康对于高端养老的思考和探索,他总结了老龄人社交、运动、美食、文化、健康、财务管理和心灵归宿等七大核心需求,泰康之家通过打造“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来对应这七大需求。

  本报将推出养老系列活动

  昨天,在座谈会现场,海峡导报同期发布并启动了“共筑爱心城幸福来康养”养老系列活动。活动将于今年8-10月持续推出,通过线上新闻策划、线下互动活动等多样的活动形式,传递与时俱进的养老理念,带领市民读者了解并体验厦门最新的养老方式、适老化产品和服务。

  海峡导报总编辑陈创业出席活动启动会时表示,作为闽西南第一生活报,海峡导报高度重视厦门老龄事业的发展,“共筑爱心城幸福来康养”项目,是海峡导报彰显民生情怀、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又一次行动。

  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新闻配套,下周起,海峡导报《岁阅》周刊将推出“养老生活知多少,开启幸福晚年”养老系列专题报道,“9073是什么”“您身边的敬老餐厅在哪儿”“高端养老长啥样”……专题报道将系统梳理目前厦门多种不同的养老方式,传递和解读最新的养老政策,为家庭养老需求答疑解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