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协“健全我省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专题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 2022-11-18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几个紧要问题的建议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侯文彬

  一、把老龄事业作为践行党的执政理念来有力推进。要把真抓实干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态度来看待,及早、综合、科学应对,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二、把老龄事业作为全面执行省“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来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安排实施,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亲自联系本地区养老项目,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三、把尽快完善建成一批养老机构作为硬性任务大力推动。加强区域性敬老院建设,推进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推动城市公办养老机构与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对口支援合作机制。

  四、把创新完善养老工作格局作为突出问题来抓紧。加强老龄人权益保障法规宣传教育,强化维护老龄人合法权益观念;重点做好特殊困难老龄人群体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推进老年教育创新,推进体医结合。

  五、把农村易返贫老年人户作为重要方面来关注。及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兜底保障;倡导农村家庭养老传统,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完善农村老龄人组织工作;探索农村老年人邻里互助照料模式。

  六、把养老机构“医养”为主体的工作抓实抓细。搭建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以“医养”为主的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鼓励到医养结合机构工作,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师多点执业范围;出台奖励扶持办法;在高校开设养老护理等专业,提供专业人才。

  七、把建设一批综合性功能齐全的养老机构作为紧要任务来推进。对全省在建养老场所认真排查,对国家在我省的养老示范项目进展缓慢或无法在建的要逐一分析,认真解决,让项目在我省尽快启动使用;提升城乡公共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医疗、养老保险体系,拓宽康复养老经济渠道。

  八、把老龄事业机制体制纳入工作创新之中来谋划。按照省上养老服务规划和政策,构建高效管理运行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台账,明确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限;加强数据库建设,开展人口形势分析和动态监测,推进人口大数据研究应用;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追踪问效,将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

  九、把养老机构多元化投入充分开展起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提高应用彩票公益基金比重,盘活用好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养老服务投入,加快建立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健全面向以经济困难为重点、成本可负担、质量可靠的普惠型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省上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市场和行业标准,加强老龄产业竞争力,长效有序发展。

  建立基本医疗+职工互助保障全覆盖的职工互助保障模式

  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包俊宗

  1993年,全国总工会创办了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依托地方工会设立办事处,以广大职工尤其是中低收入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开展职工住院医疗、大病、意外伤害互助保障活动。到2019年底,互助保障活动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职工互助保障逐渐成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我省于1995年启动了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截止2020年底,全省累计参保会员73万人(次),互助费累计收入3.1亿元,累计支出2.9亿元,未到期(未决)互助金2400万元。其中,共为22万人(次)支付互助金1.68亿元、发放救助金和慰问金562.7万元,开展各类职工健康公益活动支出769.46万元,年均工作经费支出250.13万元,提取赔付及服务准备金7091.58万元。

  实践证明,互助保障活动有效缓解了职工在患病与遭受意外伤害后的实际困难,提高了职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

  20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规定:“国家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职工互助医疗和医疗慈善服务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202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医疗互助纳入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改革发展目标,支持医疗互助有序发展。为推动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取得更大成效,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等地通过出台文件等形式,给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受经济基础较弱、企业工会经费有限、组织推动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我省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不高,全省有工会会员429万人,2020年全省参加互助保障的职工仅为33.39万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参保29.1万人,企业参保4.28万人。为此建议:学习外省经验,将扩大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建立基本医疗+职工互助保障全覆盖的职工互助保障模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加以推进。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通知,将职工互助保障纳入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在用人单位设立补充医疗保险资金,对困难职工群体和“三新”就业群体职工赠送职工互助保障,丰富优化职工互助保障内容,加大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二、建议省医保局、中国职工互助保险会兰州办事处联合制定技术文件,对接职工互助保障业务系统与医保系统有关数据,实现赔付数据快速比对、及时处理,为参保职工提供一站式医疗保障互助金支付服务。

  三、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针对困难职工群体、新就业形态群体暂无法参保的实际,省财政和各级工会筹集资金,每年为20万名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群体职工赠送职工互助保障。

  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省政协常委、省九三学社一级巡视员张鸣实

  一、系统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是系统布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养老中心,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多层网状结构,增加覆盖度和便利性。二是出台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办法,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按照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有效落实,确保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三是大力实施国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公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四是政府购买服务,组网运营连锁化、标准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照护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

  二、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实施国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含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通过中央财政每张养老床位投资15万元,不足部分市县财政补齐的办法,建设一批500张位的国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提升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护理能力,强化对失能失智特困老龄人的兜底保障。

  三、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一是投资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支持连锁化运营,增加家庭服务功能模块,强化服务能力,增强养老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二是投资支持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完善长期照护服务的标准规范,加强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储备,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建设“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网络,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试点建设一批社区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重点为社区(乡镇)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三是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项目。通过改革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快转型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支持转向健康养老等新型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加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监管,建立养老服务监测分析与发展评价机制,加强养老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四是保险助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促进开发适应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支持大力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

  关于大力推进我省智慧养老服务的建议

  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副主委、兰州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高云虹

  一、结合全省老龄化现实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从我省人口自身发展战略入手,制定人口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战略,统筹解决好人口的数量、结构、质量、分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另一方面,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认识,创造我省良好的政策环境,保证老龄群体的基本权益,使智慧养老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为智慧养老的推广和普及从制度上“保驾护航”。同时,建立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考核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降低养老服务业的准入门槛,积极推进医养融合,优化医养服务资源配置,以满足高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残疾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而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养老市场需求做好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引培结合,加大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将其融入国内现代化养老产业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省内高校需引导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向养老服务领域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高校和相关行业企业应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定期接收学生实习或志愿者,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场所,锻炼了技能,又为养老行业提供了服务管理人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人才缺口。

  三、构建区块链+智慧养老平台支撑。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可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家庭、社区和机构,使其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健康养老资源,以进一步提高健康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培育和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利用互联网+思维,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想促进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融合、精神关爱等养老服务的全面提升,为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推行提供保障。同时,通过积极推广虚拟养老院等途径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此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从政策上吸引企业、个人支持养老事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服务供给主体和服务对象资金充足,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四、增强产品的“适老化”并注意隐私保护。智慧产品的设计要以“适老化”为出发点和目的,推出的产品要以维护老龄人的利益为首要原则,产品的设计既要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又要美观、精巧、价廉。同时,推行智慧养老还必须重视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区块链、移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此外,政府应尽快出台保护隐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养老平台的监管,切实保护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消除老龄人及子女对网络数据安全问题的担忧。

  城关区养老服务工作发展情况

  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

  近年来,城关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安排部署,目前已建成社区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68家,备案养老机构11家,总计养老床位4000余张。

  一、扩阵地、夯基础,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一是扩充服务阵地。2018年,我区争取民政部专项资金1600万元,区级配套5000多万元,建成以智慧养老、医养融合、生活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为一体的综合化养老体验中心,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全面提升了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夯实工作基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了全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了虚拟养老院发展中的不足和短板,为细化、优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整合服务项目。将原有的11大类230余项服务项目整合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四大领域、150余项服务项目,重新制定了服务菜单。

  二、创机制、强措施,在统筹推进上出实招。一是提供制度保障。出台政策文件,提出具体措施,促进养老服务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改革补贴办法。将注册入院的老年人进行分类补贴。三是规范购买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确保生活困难老年人群体,以及部分特殊老年人群体得到全方位的照顾。

  三、拓领域、保质量,在提升服务水平上见实效。一是拓展服务内容。通过虚拟养老院升级扩容实现了线上调度线下“十助”功能。二是推进医养融合。依托全区的卫生资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养医互进工作,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数据的采集,为重点人群开展慢病管理和未病预防工作。依托社区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累计为11万余名老龄人提供琴棋书画、歌舞娱乐等精神文化活动,满足老龄人的精神需求。三是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强化虚拟养老监管水平,建立加盟企业准入退出、绩效考核、监督管理等机制,实现了对加盟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四、建设施、抓运营,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上求突破。一是强化领导抓落实。按照省政府2021年为民办实事任务要求,城关区今年要建成13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正在进行装修设计。二是完善功能抓建设。通过政府扶持、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吸引、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有效整合利用现有的设施及闲置资源,采取改建、扩建、租赁等方式建设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三是强化考核抓运营。鼓励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同时建立项目检查督导、竣工考核验收和运营评估达标等制度,根据考评结果核拨建设和运营补贴,不断提升为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部门回应

  省政协委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周丽宁:今年内,在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方面,国家层面将出台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政策;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面,截至2020年底,我省到账的100亿元委托资金记账收益额合计22.06亿元。近期,还增加90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结余基金投入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和维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在职业年金投资方面,我省职业年金计划已经启动,目前,全省累计实现职业年金总投资规模为123.59亿元,运营收益1.4亿元,省上将继续加大投资运营力度,完善监管机制,推动职业年金投资运营顺利开展。在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方面,省上将其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纳入重点培训需求目录,提高培训比重,鼓励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给予培训补贴,目前已经培训养老护理等家政人员8300人次。

  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厅长任燕顺:在健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省上先后制定出台了涉及养老服务建设用地、设施规划、收费管理、服务标准、税费减免、服务补贴、医养结合等40多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特别是去年颁布了《甘肃省养老服务条例》,使我省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完成老龄人权益保护和养老服务“双立法”的省份。

  在推进居家养老方面,省上将兰州、武威列入2021年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试点,指导两市开展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试点工作,让居家的失能老龄人能够就近便利享受照护服务。同时,将筹措915万元资金对全省2919户特殊困难老龄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完成1万户的改造任务。在构建“智慧养老”方面,目前已经建成14个市州和76个县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平台,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分级管理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养老服务人才技能培训方面,省上计划到明年底全省培养养老护理人员4万人,以便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省发改委:几位委员的建议,省发改委将仔细梳理吸纳,由相关部门统筹推进。下一步,省发改委将着力推进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兜底性、基础性服务能力,发展普惠性服务,向满足最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养老需求提供支持,不断加大投入和引导,落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的扶持政策,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良好条件,切实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推动改革创新,鼓励符合条件的发债企业积极促进养老产业债券发行;不断丰富养老业态和内涵,加快社会服务资源数字化建设,推进智慧养老新业态发展。

  省卫生健康委:当前,我省正在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龄人健康服务需求。根据我省养老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下一步将加大社区医养结合工作力度,推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融合发展,补齐农村健康养老赴短板。其次,要按照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制定省级安宁疗护服务标准以及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扩大安宁疗护省级试点范围,逐步实现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目标。

  省乡村振兴局:省上把对于60岁、65岁以上易返贫留守老年人作为风险排查和动态预警监测重点对象,确保发现一户,帮扶一户,落实养老兜底保障。同时,统筹农村闲置资源,比如校舍等,不断完善养老供给,发展农村普惠型、互助型养老服务,尤其为孤寡失能等特殊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