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1-18

  截至2020年年底,东营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1.2万,占东营区57万总人口的19.4%,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日益呈现出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目前,东营区养老服务设施共67处,其中包括养老机构12处(公办和公办民营5处、民办7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处、农村幸福院32处。为提高全区老龄人老年生活水平,建设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区域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东营区民政局立足部门职能,开展了如下工作。

  

  完善政策支持机制·

  出台了《东营区加快养老服务创新推进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东区政办发〔2016〕40号),明确提出在继续按照《东营区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东区政发〔2015〕17号)落实各项配套资金的基础上,2016年起调整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创新补助、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奖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补助、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补助等4项财政补助政策,有效激励了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热情。2018年探索出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服务模式”,2017年入选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2018年,出台了《东营区养老服务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梳理了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明确了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推广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主推居家养老服务·

  一是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散居特困、困难空巢、失独、失能的老龄人,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提供上门服务。今年,委托第三方运营区级服务监管平台、服务对接平台和8112349热线,通过实行第三方线上线下监管考核和落实区、镇街、村居三级民政回访抽查机制,加强养老服务质量监管,进而积极对接养老服务供需两侧,推动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经前期摸底有155人(非散居特困老年人)符合条件,8个镇街已全部选定服务商,正在向系统中录入服务商、老年人信息,陆续开展服务。二是开展经济困难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居家老龄人的生活舒适度和安全度,支持老龄人居家养老。经摸底,有214个老龄人家庭符合适老化改造条件,前期已下发通知明确审批、评估、验收、改造清单等要求,各镇街正在选定改造服务商。三是依托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等专业服务资源,辐射周边村居高龄、失能老龄人家庭,发展“家庭照护床位”。

  

  大力建设社区养老设施·

  探索“油地融合-居家养老先行”模式,整合胜利油田移交物业资产和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将场所低价或无偿交给专业养老组织改造运营,严格按标准建设具备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养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服务空间由机构延伸到居家、时间跨度由自理持续到失能的老龄生活大包揽全覆盖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全区现已建成7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处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智慧养老服务站等日间照料设施,服务覆盖中心城区4万余位老龄人,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拓宽了服务半径,得到广大老年群众的高度认可。

  

  

  增强机构养老照护能力·

  一是将全区5家公办养老机构委托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运营,实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工程,大幅改善硬件设施环境,并按入住老龄人自理状况足额配备养老护理人员,大幅提升了高龄、失能特困老年人照护能力,兜住了全区400余名特困老年人养老保障底线。二是整体推动医养结合发展,运用覆盖职工、城乡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支持发展护理型床位,提高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目前,可入住老年人的16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医疗机构内设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其中,有7家具备医疗卫生许可证,3家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有效满足了高龄、失能、术后等社会刚需老龄人专业照护需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