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网民”崛起已势不可挡
发布时间: 2022-11-18


  1年前,张先生为老妈换了款新款智能手机,还教她如何使用微信等常用软件。没想到60多岁的老妈学的挺快,几天就会操作各种设置和功能。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原来的老妈爱读书、爱看报,常常上公园跳舞,学会使用手机后变成了典型的“宅女”,每天手机不离手,书报也不看了,广场舞也不跳了。

  张先生对此十分担心。每天盯着手机长达十个小时,再这样下去,身体一定会吃不消的。张先生的母亲在迷上手机之前有两大爱好:读书与广场舞。自从会使用智能手机后,她的两大爱好就变成了刷短视频和抢红包。尽管每次抢到的红包不过几分钱,老年人家依旧不厌其烦地抢红包,积极在群里互动。偶尔抢到了5元以上的红包,她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兴奋—现在手机于她而言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感觉张先生的母亲已沦为手机的奴隶。

  张先生曾打开母亲的手机,发现里面有几百条垃圾短信。平常母亲在看短视频时总会看到“抽奖领红包”“免费赢大奖”之类的弹窗广告,这些广告正是利用中老龄人面对智能化产品的好奇心与“贪便宜”心态设计出的诈骗。前天,张先生的母亲真付了29.9元,还问张先生怎么没有100元的话费进账。前不久,一款名为“合成大西瓜”的小游戏爆红。每次游戏结束后都会有以“抽奖”为诱饵的广告页面弹出,声称付款29.9元可得到100元话费。已有大量用户反馈被骗,其中多是些对游戏“抽奖”套路不熟悉的、付费后也无处申诉要求退钱的老年人。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是目前老年人在互联网容易上当受骗的信息类型。

  手机上的信息总是鱼龙混杂,骗术也是层出不穷。老龄人也很难把握使用手机的度。事实上,老龄人因为三个原因依赖手机,一是子女、孙辈对老龄人的陪伴和关爱不够,老年人只能用玩手机排解孤独;二是一些老年人想要与时俱进,所以常常通过手机了解外界信息;另外,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也喜欢追求学习新鲜事物。要想让老年人戒掉手机,最重要的是,子女得多花时间陪伴他们,帮助他们消除孤独寂寞。

  老龄人常常难以分辨网上信息的真伪,难以跨越“数字鸿沟”,又有贪小便宜的心理,结果很容易被虚假广告诱导或欺骗,损失钱财。若想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一方面要提醒老龄人提高警惕,多加防范,另一方面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法规标准,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在市面上推广各种新型的防沉迷系统智能设备,家属可随时监控,让老年人不再沉迷于手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