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把实事办到“一老一小”的心坎上
发布时间: 2022-11-18


  浙江省诸暨市民政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生保障工作紧密结合,围绕“一老一小”两个群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优化“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良好环境。

  老有所养

  “爷爷,我们是民政局的党员,今天过来看看您!”近日,诸暨市民政局的年轻党员们带着食用油、大米、榨菜等慰问品,来到山下湖镇泌湖村看望占全民老年人。

  占全民今年93岁,是诸暨市的“三老”人员之一,1944年参加抗日地下组织,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老年人的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也已出嫁,目前一个人居住。

  大家围坐在占全民周围,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听老年人讲述当年的革命往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员们特意为老年人送上了一本《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感谢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并和老年人约定会经常来看望他。

  据了解,“三老”人员指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老游击队员和老交通员。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过巨大牺牲。目前诸暨市符合条件的“三老”人员共有26人,这些老同志分布在各个镇乡(街道),其中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也有87岁。从5月起,诸暨市民政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安排,与志愿者们一起开展“年轻干部听党史”“志愿服务暖人心”“我与祖国共欢庆”等一系列慰问服务“三老”人员活动,为老年人们提供拍摄生活照、打扫卫生、个性化护理等服务。

  此外,诸暨市民政局还将为所有“三老”人员进行适老化改造,帮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家养老质量。山下湖镇西杨龙村的骆守祥老年人家属于较早完成改造的受益人。

  骆守祥是一名有着78年党龄的老党员。儿子们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在外,老年人现在一人独居,身体欠佳。诸暨市民政局通过适老化改造项目,为老年人重新装修了客厅、卫生间,安装了新的吊顶、扶手等,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整洁、敞亮了许多。

  据诸暨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陈琦介绍,今年全市将有628户困难老龄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按照“一户一案”要求,每户补贴8000元,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为老龄人改善居住条件。

  “在提高机构供养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我们将开展‘优秀电影进养老机构’活动。”陈琦说,目前已统计出老龄人有观影需求的养老机构16家,将联合诸暨市影业有限公司,安排合理的时间进养老机构播映经典电影,满足机构内老龄人看电影的愿望。

  幼有所育

  儿童节前夕,为给全市753名困境儿童营造充满温情的节日氛围,诸暨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暖心牵手、关爱成长”困境儿童公益活动,联合全市多家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及爱心人士等一起走访慰问困境儿童。

  党员们来到璜山镇姚王村的一名困境儿童家中,为孩子送上精心准备的文具、牛奶等,亲切地询问他的生活、学习、健康等情况,并填写了调查问卷,嘱咐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暨南街道的困境儿童家中,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手拉手爱心服务社的志愿者。他们将书包、牛奶等慰问品送至困境儿童家中,与困境儿童及其监护人认真交流并做好调查记录。

  志愿者周荣良说:“我们有困境儿童帮扶的经验,所以民政局发布招募活动后我们第一时间申请认领了这个活动。”

  早在5月初,诸暨市民政局就发布了志愿者招募活动,召集社会力量分片分组开展困境儿童节日慰问。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第三党支部认领了此次关爱活动,前往联合村困境儿童家中,与孩子及监护人面对面交流,为孩子们送上节日慰问,并主动交换联系方式,以便随时掌握困境儿童的状况,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改善孤困儿童身体健康状况是儿童福利保障一直努力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添翼计划”将正式启动,利用儿童福利机构的康复医疗人才资源,专门为7-18周岁的困难家庭重病和残疾儿童提供为期3-9个月的集中养育和康复训练,其中优先考虑低保家庭中的重病和残疾儿童。目前诸暨市儿童福利院“添翼计划”康复区正加紧装修,首批将为12名低保家庭重病和残疾儿童开展集中养育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重获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心理应对能力。

  “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发动全局党员干部和众多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的慰问和关爱。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心、关爱困境儿童,使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玉荣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