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发展任务巨大
发布时间: 2022-11-18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突出,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挑战,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伴随城镇化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纷纷进入城市生活,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涵盖范围不断扩大,有利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需要更加完善

  1、概述

  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前60周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25388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是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由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国家在紧锣密鼓的编制养老服务规划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体现出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当老龄化加剧时,城市化日益加速,城乡之间差距开始不断减小,由此引发的养老问题开始变成社会最为重要的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大部分家庭养育子女数量不超过2个,这导致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压力大,照顾的时间、精力有限,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传统养老方式已不符合当代居民的养老需求,创建完善、全面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势在必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是否可以获得有效实施,对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很大影响。虽然目前国内已创建较为完善的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但因其制度创建较迟、任务巨大、发展迅速。

  仍有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完善,以实现更为全面的实施与发展。养老保险参保问题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融资能力影响巨大,就其参保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外研究

  当老龄人口总数在持续增长时,很多国家因为自身国情的不同,都在期望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式来面对会出现的社会问题。目前创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大部分都有着城乡差距小、城市化程度高,并且颁布相应的法律条例,让其能实现有法可依。

  以养老保险问题为重点进行分析,国外研究者还对保费缴纳、保险制度等状况进行有效剖析。在养老保险缴费方面。温克勒指出除国家政府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仅凭养老保险缴费来负担居民养老待遇的机构,其他社会机构也无法承担这一职能。

  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D.和Jensen,R指出在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时,政府需要给予适当的财政投入,并且让该制度的基本待遇与主要方法保持相统一。野口定久认为,为了改善东亚国家之间不断拉大的差距,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福利工作即铺设安全网来实现。

  瑞典国家助老协会政策研究部研究员史兰德认为经济发展比较好、收入比较高的国家,在对养老政策支持的同时,个人可以负担一部分养老资金,按照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因素缴纳养老保险金。由此能够得出,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促使养老保险制度日益完善的全新机制。

  3、国内研究

  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问题方面。因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太低、管理运营中不规范,导致养老保险的基金投资无法获得规模效应,限制了基金保值、增值,影响了居民的参保热情,同时对居民养老保障造成威胁。目前出现的养老保险冒领、重复参保问题,是由于道德因素及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我国的养老保险政策缺乏法律层面依据,居民对制度产生疑问时,由于缺乏法律权威解答,影响了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对进一步提高参保率造成了障碍。由此能够得出,当前国内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实现了飞速发展获得显著成果,依然是出现诸多制度问题需要给予完善。在参保者方面。身体状况越差、收入处于中低层次的居民参保意愿更加强烈。

  在缴费档次上参保者会受到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还会影响居民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不断提升居民收入,能够更为积极促使居民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承受力也会不断提升。弱势群体在社会保障群体中是最为薄弱的,只有让这些群体都参保,才可以让全社会保障变成现实。

  在政府履行职责方面,政府对养老保险强有力的稳定支持能影响居民的参保行为及认可程度。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对政府履行职能有较大影响,而政府职能会显著影响到居民参保意愿。

  在提高居民参保率方面,政府可以在加大社保政策宣传。由此可见,各级政府作用的发挥是有效提高参保率的重要保证,只有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居民的参保意愿,参保率才会得以增长。

  了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情况,老龄人的养老需求较迫切

  1、基本情况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续又经历过新农保与城居保,最后通过整合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对象方面由最初主要是老龄人参保发展到老、中、青各个群体参保。

  最开始因为老龄人的养老需求最为急迫,参保的对象主要是以老龄人为主,中青年尤其是青年人认为养老离自己还比较遥远,缴费期限也只要15年,可以再观望等待。随着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渗透,目前老、中、青群体的参保积极性在逐步提升,中、青年群体的增速较快。

  2、参保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参保意识的不断转变,居民选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进行养老的越来越多,参保率也越来越高。“早参保实惠、晚参保吃亏,不参保后悔”已在群众中达成共识。在年轻的时候依据自身收入进行养老保险的缴纳,年老时每个月都会具有稳定的收益。“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缴费模式获得广大城市居民的青睐,在某种范畴上直接改变着传统养老思想。

  3、待遇水平逐年提高

  参保待遇的提高增加了居民对养老保障的信心,参保的积极性也随之上升。待遇资格认证的多样化和便捷化,让居民能够在认证时有更多的选择,节约时间和精力,减少了对参保后认证的顾虑,参保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为了能够给退休人员带来便捷,可全面撤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中认证。

  使用如下办法对退休人员获得养老金的资格给予认证:一是手机认证,退休人员可以在网上搜索开封社保部门的APP,下载之后,在APP上就可以进行线上的资格认证。二是银行网点认证,开通银行网点认证渠道,退休人员去银行领取养老金的同时办理资格认证。

  三是经办柜台认证,退休人员持本人的二代身份证,到户籍地或者就近地的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认证。四是特殊人群认证,一些行动不便、不会用智能手机的高龄老龄人,可以向K市社保部门申请预约,由基层经办人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结语: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面对的急需解决问题,尤其农村居民、低收入、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养老形势更加严峻,如果国家的社会保障权利只能是部分居民所享受,这明显与社会公平相违背,使符合条件的每个居民都能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而不是受到职业、收入、民族等的限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