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好贴心!西城打造“周边、身边、床边”养老一刻钟服务圈
发布时间: 2022-11-18


  自从居家养老保障被列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以来,北京市大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迎接“银发”大考。目前西城区已率先实现养老照料中心覆盖密度全市最大。而如何提供精准有效的养老供给服务,也将成为今年本市涉老诉求中的重要发力点。

  上午十一点,76岁的冯阿姨溜着弯儿到小区的养老驿站来理发:

  冯阿姨:方便,我们走个五六分钟就到了,现在老龄人幸福程度高一点。我觉得社区办这个是最好的了,因为彼此也熟悉,这你都熟了,小张小李的是不是。

  冯阿姨所说的是白纸坊街道建功南里社区养老驿站。驿站里,十几位老年人正在其乐融融地和工作人员学习制作香囊,一番娱乐之后,还会在这里吃午饭。

  养老驿站负责人马洪延介绍:马洪延:18块钱的套餐,自助形式。两荤一素,两种主食,营养调配。在堂食基础上还可以送餐。第三个我们可以叫上门服务,就给我们打一电话,我们派一两个厨师上门给他去制作,收一点服务费。我们每个月的接待的人流量现在已经达到了4500~5000人。

  据了解,建功南里社区养老驿站以养老餐桌为主要服务内容,还匹配了诸如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心理慰藉、健康辅导等养老周边内容。

  西城区委社会工委书记、西城区民政局局长李薇介绍,为惠及全区15个街道的28.6万常住老龄人口,目前全区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区、街道、社区为单位,围绕老龄人周边、身边、床边的“三边三级”一刻钟服务圈:

  王薇:按照市里的要求就是一个街道要至少要建设一个养老照料中心,这个规划我们西城区现在有28家,25家现在已经建成,3家正在建设马上就要完成。也是我们率先在全市实现建设密度是最大的区。二是按照每2万人口建设一个社区养老驿站规划,我们现在先后建成运营了一共是49家,那么今年我们能达到55家。

  今年1月1号,《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半年来,全市1000多家养老驿站不断对标“新角色”,放开手脚探索市场需求,扮演起了养老顾问和管家的角色,把服务继续“向前一步”。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强调:

  李红兵:通过对老龄人的周边家庭生活环境状况的评估,对老龄人自身生活能力的评估,要形成一个服务的清单,希望能够解决这样一个供需对接的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这个是我们解决涉老诉求当中,今年重点希望解决的内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