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医养结合机构总数达214家
发布时间: 2022-11-18


  截至2019年底,我省常住人口4351.7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07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72%;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70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23%。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快,医养结合已成“刚需”。

  记者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获悉,目前,全省医疗机构普遍开通了为老龄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龄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老龄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逐步得到有效满足。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总数共有214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已达2000余对。

  记者调查:楼下医院楼上养老院老年人突发疾病5分钟内可就医

  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就是一家“院中院”模式的医养结合机构。所谓“院中院”,就是在医院中设立老年人照护机构,老年人有了问题能马上到医疗区得到救治,康复好了又能马上回到老年人照护机构,院中治病救急、院后进行康复照护。这种模式,最适合城市和周边的一些有疾病的老年人。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该机构1-4楼是医院,7-21楼则是老年公寓,这种楼上是养老院、楼下是医院的“院中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龄老年人和家属们认可。

  有一次在老年公寓住院的刘先生夜里突然腹痛,自己说是胆囊炎犯了。养老院的专职医生和护士迅速推来担架床,护工第一时间叫来电梯,5分钟内,刘先生被送到了一楼的急诊,经过检查发现是急性胰腺炎,马上住院进行了治疗。

  除了养老院与医院离得近,养老院中有常驻护士也为随时监控老年人身体提供了便利。有需要服药的老年人,都是护士保管药物,每天定时定量让老年人服用。有的老年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根本记不得吃药,有的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有时忘吃了有时又吃多了,所有都要求由护士负责老年人的药物。

  此外,在沈阳部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陆续设立的“医养结合床”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认可。所谓的医养结合床就是在医疗机构里设立医养结合床位,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为患者增加养老服务,既能解决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的就医问题,又兼具养老功能。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

  我省还将全面提升医养结合机构为老服务能力。落实老龄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设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门诊,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开设老龄人就医服务绿色通道的已全部开通。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老龄人纳入重点人群管理,在为老龄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居家和社区老龄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中医类医疗机构主动拓展服务领域,全方位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在医疗机构内开设治未病科、老年病科、康复科,与养老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上门为老龄人开展中医药服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积极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和示范基地。与省民政厅联合,确定了33家机构为第二批辽宁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省级老龄健康专家库,确定了56名专家为首批老龄健康专家,其中有16名专家入选国家老龄健康专家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