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守英代表——打造农村互助养老“2.0版”
发布时间: 2022-11-18


  “要把炉子烧得热热的,也别忘了通风,老年人冬天不爱开门窗,容易一氧化碳中毒。”2月1日一早,正在济南参加省人代会的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守英代表在手机上看到降温信息,立刻拨通了村里养老服务员王春芬的电话。

  在红泥崖村,包括王春芬在内,4位家庭相对贫困妇女的另一重身份是“养老服务员”——她们为13名失能老年人提供做饭、送饭和定期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每年能拿到7200元工资。

  “‘互助养老’模式的核心就是让有劳动能力的居家贫困妇女与贫困失能老年人结对帮扶,同步解决‘贫’和‘困’两个难题。”张守英说。

  红泥崖村位于五莲县山区,全村人口1567人,目前仍有52人享受扶贫政策。前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和慈善理念渐入人心,来村里扶贫的爱心企业、个人多了,为老年人送来的米面粮油也不少。可张守英注意到,一些失能老年人家里的慰问品一直堆在原地,甚至连包装都没拆。“动不了了,有了面也蒸不了馒头。”一位卧床的老年人面露难色地告诉她。

  贫困失能老龄人是因病致贫、返贫的高风险人群,也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张守英觉得,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建起一支稳定的照护团队。一番思考和调研后,她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贫困留守妇女。“贫困留守妇女大都因为家中有病人、老年人或儿童需要照料无法外出打工,迫切需要一条家门口脱贫的路子,刚好与贫困失能老年人的需求形成互补。”2016年,互助养老站在红泥崖村建立起来。

  这些年,红泥崖模式不断复制推广、改进升级。2016年底,五莲县出台《关于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机制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确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互助养老机制,并明确了县慈心一日捐资金、县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村级募捐及爱心企业、志愿者捐助资金和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资金四条资金来源渠道,夯实互助养老扶贫模式长效运行的经济保障。目前,五莲县152个村聘请养老服务员220人,照料失能老年人1326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原先以扶贫助困为主要模式的互助养老模式也需要相应调整,比如要扩大照料范围和服务员遴选范围。”张守英说,为此,红泥崖村正在打造互助养老的“2.0版”:村里投资80多万元,民政资金配套50万元,建设拥有36张床位的养老院,投用后不仅能接收本村所有有需要的失能老年人,还能以每月200元-1300元不等的低廉价格,向本村及周边村镇的贫困边缘老年人、空巢老年人等提供服务。

  今年上会,张守英最关注的还是养老问题。在养老院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她意识到,养老不能光靠意愿、靠情怀,更需要成体系、高效率的政策保障。“比如进一步厘清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安全管理责任界定,探索非正式护理者奖励津贴发放办法等。”张守英建议,要细化完善政策举措,通过制度保障进一步降低贫困老年人的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