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获评优秀
发布时间: 2022-11-18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公布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结果,海淀区在全国59个改革试点地区中被评为优秀,名列前茅,且按照优中选优原则,成为10个获得国家奖励的地区之一,为海淀喝彩!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获评优秀,是目前国内最能体现一个地区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宜居宜养品牌的重要展示。

  有温度的照护服务,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智能化的居家养老科技设施。

  近年来,在咱海淀不仅家门口建起了一座座养老驿站、照料中心,让老年人们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贴心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去年开始,海淀还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把专业养老床位“搬”进了老年人家中,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养老服务~咱海淀的老年朋友们可真是越来越有福气了!

  海淀区开展改革试点以来,紧扣“七有”“五性”工作要求,克服新冠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以“布局科学化、功能差异化、服务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运营智能化”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部门统筹与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问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1.强化设施供给

  通过划拨新建、闲置设施改造、存量改造、政府购置、小区配套、综合利用以及租金补贴等,多措并举克服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难题。

  2.强化人才保障

  开展养老护理职业发展体系改革试点,首创“养老服务规划师”,举办各类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评选“最美护理员”,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覆盖面,推进养老护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首届“居家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和首届“养老服务规划师培训班”。

  3.强化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有效合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科技助老活动,形成了一批以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社会公益组织,帮助老龄人更好地融入信息科技社会。

  2020年,万寿路街道与“夕阳再晨”志愿者为街道内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提升其生活质量。

  4.强化服务标准

  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编制并发布了《海淀区养老机构服务标准》、《海淀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等团体标准,开展星级评定,带动全区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

  5.强化科技支撑

  建设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和智慧管理中心,促进养老服务信息数据融合;推进智慧养老设备用品的研发与应用;加强智慧养老院建设和“智慧养老社区”建设。

  6.强化宜居环境

  开展全市首个老年宜居社区环境改造试点,为高龄老龄人家庭进行适老化评估与改造,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推动社区出行环境、居住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和文化环境全方位改造。提升老龄人居家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7.强化医养结合

  建立医养结合联动机制,形成海淀区南北中医养结合空间布局,构建覆盖全区的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大局,推动医养康养深度融合。

  8.强化改革创新

  全力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将养老床位搬进老年人家庭,破解大城市养老场地难题。

  目前,海淀区已初步形成了“周边、身边、床边”的养老服务格局,建成了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养老机构(街镇养老照料中心)63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97家,老年大学、老龄人协会、老年社区社会组织遍地开花,分类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养老服务供给丰富多元,服务涵盖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多个方面,老龄人精神、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高。

  下一步,海淀区将以保障和改善老龄人生活服务为基础,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社会化服务发展,重点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科技产品研发与推广、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家庭照护床位等工作,提升老年服务保障和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完善与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老龄人需求相适应、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以及“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示范区”地位相匹配的、具有海淀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为解决大城市养老、破解首都养老难题贡献海淀智慧、海淀方案。

  构筑幸福养老家园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常怀敬老之心,常扬尊老之德,常兴助老之风,常做为老之事,才能共同把养老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