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明智能化请为老龄人搭把手
发布时间: 2022-11-18


  潇湘晨报发布时间:12-0715:05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

  最近让中国的老龄人最感暖心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龄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个通知太及时了,让老龄人终于放下了面对快速发展的智能化社会的委屈、痛苦和无奈。这样说有的人会不以为然。但是,如果你作为一个老龄人,冒雨去交医保却被告知不收现金,只能手机支付,此时此刻,你茫然、无助而无法可想;若你看到一位94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只是为了要亲自到场激活社保卡,就被人拖着拽着抬到银行柜台前进行人脸识别;还有因为不会上网购票而买不到车票情急之下跪求的,因为不会在网上挂号而看不了病失望而归的,因为没有健康码出不了门办不了事的……如此种种,您还会那样的豪迈、凛然而不予一顾不置一词吗?

  有人会说,这只是几个极端事例,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是考虑到中国如此之快地进入老年社会,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紧迫地摆到人们面前,说它已经成为我们建设智能社会、智能城市的一个拦路虎也不为过。老龄人作为现代智能技术应用的落伍者,不但会拖累我国智能事业的发展,还会造成社会撕裂,出现新的社会矛盾,不能不给予严重关切。

  令人可喜的是党和国家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立即着手解决。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非常及时非常具体,不但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承担责任的部门。这在以前的发文中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党风政风的亲民和求实。

  通知要求,“聚焦涉及老龄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龄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确保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到位,为老龄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这段话是我们向老龄人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一是当我们向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地排斥传统服务方式,而是要使传统服务方式通过智能技术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某些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则应该继续采用传统方式提供服务。二是要为老年人在应用智能技术方面给予有效的细致的贴心的帮助,让老龄人能够享受到智能化应用带来的更好的服务。总之一句话,老龄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主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庞大群体,帮助他们不应视为一种负担,让他们和我们共同进步是我们社会全体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老龄人毕竟老了,身体机能、认知能力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要求老年人学习掌握智能技术,但我们却不能要求老年人熟练掌握智能技术。不要说那一道道程序,还有这个码那个码的,总是让老年人晕头转向,就算弄清楚了,会操作了,但只要搁一搁,三五天不摸不碰,再拿起来就又生疏了,弄不来了。而要老年人总是去求人,不要说别人会厌烦,老年人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有人责怪年轻人对老年人没有耐心,要年轻人想想当年老年人是怎样手把手教自己的。话说得不错,但没有说服力,这种隔断时空的论定是很难有持久效力的。倒是作为一种社会道德,提倡人们对老年人要尽量理解、包容,在老年人憋屈的时候笑脸相待,在举手能及的时候尽力援手,尽量让老年人感受到温暖,这倒是可取的。

  由此想到,对于面向老龄人应用智能化服务功能,只能是能做到多少就多少,不要希望过高,不然有多大希望就会有多大失望。直白地说,对于老龄人实施智能化服务,要把希望的曲线向下倾斜。此外,那些用于为老龄人服务的智能技术,应该越简单越好,就像当年推出傻瓜照相机那样,人人见了皆大欢喜。再想想,这其实也是一切实用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几乎人手一只的手机,如果不是走了这样一条由繁到简功能扩展的道路,哪里还会有今天的普及和繁荣。我们应该向老年人致敬,正是这个庞大群体的需求,倒逼着我们的智能技术更上一层楼。

  说到这里,忽然联想到网上颇为叫好的一个动画片《老奶奶和机器人》。这个动画片中,老奶奶的孩子因为不能来看望老年人,便给老年人寄来一个机器人。老奶奶也没有研究如何使用这个机器人,而机器人接过扫把便开始打扫卫生,还照顾睡着了的老奶奶。老奶奶对机器人的所有操作就是换换电池。最后机器人陪伴老奶奶度过余生,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感人故事,却是由一个不懂得感情的机器人来演绎完成的。有的人会认为这极具讽刺意味,但细细一想,这却是真实地反映了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矛盾和需求。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们渐渐发现,原有的那种亲情表达方式,已变为一种难以获得的奢侈品,而机器人却能填补这一空缺。在《老奶奶和机器人》中,正是这个机器人,承担起了一个家庭成员的角色,为独居老年人带来温馨,为冰冷居室带来生气。如果我们大力发展这种家庭成员机器人,这对解决当前无数老年人的实际困难,诸如起居照料、端水送药、家务劳作、简单交流,甚至联系办事、出行引路等等,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办法。如果再把各家各户的机器人纳入到我们为老龄人服务的智能化系统中,那么,我们面临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个社会老龄人的生活状况也必定会有质的飞跃。

  有人说,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既给我们带来经济社会压力,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称“银发经济”是一个蓝海。诚哉斯言。现在,随着现代智能科技的应用,这个蓝海已经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有没有搅动这个蓝海的决心和准备。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为老年人服务的机器人做到像今天的手机一样普及和繁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规模,难道还不值得激动吗?

  话说回来,在智能化服务上,当前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个老年人心坎上,积极主动地伸出援手,在智能化应用中为老年人搭把手,让老年人们在共享经济社会进步成果时绽露笑颜,这才是正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