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东营区这项服务让11万老龄人“老有所依”
发布时间: 2022-11-18


  日前,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与东营市美年大健康有限公司共同上榜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确定的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单位名单。在东营区,智慧养老、居家养老已经带给辖区11万老龄人安享晚年的幸福体验。

  30万次服务让城乡特困老龄人“居家无忧”。在龙居镇小孙村今年80岁的独居老年人边桂芳眼里,助老员杨位桥就像亲人一样,每隔几天就到家里帮助打扫院子、洗衣服、做饭并陪自己聊天。东营区为散居城乡的特困、建档立卡贫困、重点优抚对象等8类老龄人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近6年多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服务30余万次,有1000余位老龄人像边桂芳一样有了居家养老保障。东营区依托数字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录入老龄人信息1.4万余条,开通8112349热线,为老龄人配备老年人机,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养老组织,集中做好线上线下服务,满足老龄人多元化服务需求。该区以老年人居家生活需求为导向制定个性化服务菜单,并随季节变化及实际需求动态调整服务项目,构建了“线上信息化管理,线下标准化服务”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并打造中山、锦城2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社区托管满足老龄人“居家所需”。文汇街道井下南社区76岁的张保岭患有肩周炎,每天到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站享受的理疗与助餐服务让他十分满意:“老龄人的需求在社区就能实现,这种居家养老模式我喜欢!”东营区运营12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中公建公营福利中心1处,公建民营镇街敬老院4处,社会化运营7处,已吸引727位老龄人入住,同时依托城市社区服务用房和农村闲置场地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9处,农村幸福院30处,解决了城乡老龄人生活、医疗、用餐、学习与娱乐等生活所需。东营区还通过建立微信群、设立服务电话,为不方便出门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助购、助行、助急等“菜单式”服务,目前已为200余人次开展服务。今年以来,在农村,东营区积极推进镇街公建民营敬老院在服务好集中供养特困老年人的同时积极向周边村庄辐射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为分散供养特困老龄人或其他有需要的老龄人提供有偿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区,按照“三区一校一站一平台”(生活服务区、康复护理区、文化娱乐区,老年大学,居家养老服务站,智慧养老平台)和“十助”居家养老服务标准,积极打造6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和3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初步构建起服务空间由机构延伸到居家、时间跨度由自理持续到失能的老龄生活大包揽全覆盖的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网络。

  居家养老服务助推油地“深度融合”。文汇街道青山社区书记李艳明几年前就在该社区任职,他说:“原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社区负责管理,由于社区事务性工作多,工作人员不专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几年没有充分利用,现在按照区民政局和街道的统一安排,社区将日间照料中心升级为居家养老服务站,并且委托有资质有实力的亲祥源养老服务公司运营,社区免费为企业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站场所,由企业按照居家养老服务站标准建设几大功能区,为辖区居民提供助餐、助购等居家服务,极大的方便了老龄人,让老龄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随着我区42个油田社区的成立,社区服务管理已基本移交,油田老旧小区十几万老龄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如何加快推进油田移交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探索“油地融合-居家养老先行”模式,已经成为了东营区亟需破题的工作。为破解这个难题,满足老龄人专业化、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助推油地深度融合,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将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锁定在了油田老旧小区,确定了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无偿提供场所,委托第三方专业运营“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定期通过召开调度会、推进会或现场督导调研形式对该项工作进行强力推进,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日前,计划打造的6处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已有2处投入运营,其余4处也已基本完工,正在试运行。与此同时,今年东营区还指导4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做好机构养老的同时同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东营区已经如火如荼展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