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协人资环建委开展“适老化改造”专题考察
发布时间: 2022-11-18


  “现在洗完澡站起来,我再也不用靠这个了!”看到登门考察的政协委员,杨浦区凤城五村居民朱老伯笑着指了指手中的拐杖。

  11月4日,上海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开展“民生直通车”——“适老化改造”专题考察,政协委员赴杨浦区凤城五村、控江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地考察。在朱老伯家中,委员们看到,浴室已经安装了崭新的扶手和座椅,这样老年人在淋浴时,行动就会方便很多,同时也能减少事故隐患。

  “老年人在家最怕摔倒。根据统计,老年人大部分摔伤发生在卫生间。开展适老化改造,肯定是要重点改造卫生间的。”市政协委员王成边看边说,在场其他政协委员纷纷点头回应。

  杨浦区控江路街道负责人表示,包括朱老伯在内,整个街道已有9户居民完成适老化改造。为了让这项民生工程更契合老年人的需求,他们事先广泛收集民意,同时安排第三方设计师上门评估,以此提升“供”和“需”的匹配度。

  今年以来,本市在5个区(黄浦、徐汇、长宁、杨浦、闵行)、6个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凌云路街道、华阳路街道、江浦路街道、控江路街道、江川路街道)开展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围绕老龄人在安全、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提供涵盖卫生间、厨房间、客厅、卧室等7大日常生活场景的200多种产品,并形成不同类型的产品服务包,供老龄人选择。截至9月底,通过适老化改造平台,已有500多户老年人申请改造,22户完成改造。

  到2022年年底,本市计划完成10000户以上的居家适老环境改造。市民政局表示,计划今年年底前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这项实事工程落实到位。

  “很多老年人行动不便,开展适老化改造,要践行‘地面无障碍’的理念,消除屋内地面的高差、台阶,并进行防滑改造。”市政协委员芮海燕建议,相关部门建立统一规范的改造标准,并要求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市政协委员范文蓉提出,适老化产品的设计,要多站在老龄人的立场和角度,关注老年人对产品的生理和心理的诉求。

  推行适老化改造的小区,都是老旧小区,房屋年久失修,不少委员提出要重视施工安全。“很多老房子,哪怕在墙上打几个洞,都会造成风险隐患。”市政协常委黄鸣建议,各个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一份指导意见,加强施工安全方面的指导。

  目前,本市探索采用市场化方式开展适老化改造。市政协委员邓俨提出,要进一步探索推行资金分担机制,推动这项实事工程可持续,避免相关部门大包大揽。

  “做好适老化改造,关键是方向要准、方法可行。”市政协常委、人资环建委主任陆月星提出,推动适老化改造,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规划、计划、政策、标准,还要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各方参与。他表示,人资环建委今后会继续关注养老工作,引导政协委员献计出力,推动这项民生工程落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