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重晚情!医养结合的广东探索,达成五个“进一步”
发布时间: 2022-11-18


  全面推进医疗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广大老龄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医养结合工作部署,10月22日,2020年广东省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在江门召开,总结2019年以来全省医养结合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通过观摩交流工作经验,分析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扎实推进全省医养结合工作。

  为何选在江门?据悉,江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82.6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7%,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近年来,江门市大力发展康养事业,开拓创新医养结合新模式,2016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目前,江门市101家养老机构中,有98家通过不同形式配备了医疗服务,医养结合覆盖率97%,走在全省前列。

  医养结合的广东探索,达成五个“进一步”

  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纪乐勤肯定了2019年以来全省医养结合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并总结有五个“进一步”,包括医养结合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服务进一步优化升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

  

  医养结合,广东成绩单

  √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民政厅等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省级政策文件,为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提供支撑,如《广东省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广东省老龄人居家医疗健康服务工作指引》《广东省新建医养结合机构筹建指导书》等。

  √截至2020年10月,广东共有医养结合机构298家,比2019年度增加了78家,其中,养办医189家,医办养68家,医疗机构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27家,纳入医保定点的医养结合机构172家。全省共有养老机构1806家,84.3%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99%的医疗机构建立了为老龄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2019年,广东已建设1146个乡镇卫生院和100个试点村卫生站远程医疗点,远程医疗覆盖到粤东西北地区乡镇,入住养老机构的老龄人优先纳入远程医疗会诊服务。

  √在“互联网+护理服务”方面,共有141家医疗机构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创新社区医养服务方面,广州已建成社区护理站104家,深圳建立医养融入社区的“罗湖模式”,佛山率先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珠海、江门、梅州等地探索共建共享的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模式,茂名探索村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推进家庭病床建设方面,广东已建立家庭病床27004张;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均建立了家庭医生激励机制,全省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9938家,共为510多万的老龄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广东39所医学高等、高职、中职院校开设了护理、康复等医养相关专业点105个,2019年招收医养结合相关专业本科及高职高专医学生14592人、中职医学生8194人;医养结合护理培训基地14个,累计开展医养结合培训20657人次。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纪乐勤指出,医养结合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发展不平衡;医养结合机构70%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粤东西北地区进展缓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力量不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都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纪乐勤表示,下一阶段的工作将围绕六项主要任务开展,包括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扎实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广东有10个案例入选

  “3月7日,国家卫健委通报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全国199个案例中,广东有10个案例入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潘正钦宣读了广东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的案例名单,还有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医养结合理论与实践征文获奖名单及医养结合新闻看点暨好新闻作品获奖名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