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居民孤独感中等偏上,亟需关怀
发布时间: 2022-11-18


  近日,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与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共同举办了以“抗疫心理行动及社会心理服务”为主题的高峰论坛,现场发布了《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2019-2020)》。蓝皮书显示,北京市居民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近六成居民幸福感水平较高。同时,北京市老年居民孤独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无子女老年居民的抑郁水平最高;北京市居民手机成瘾处于中等水平,“戒”手机成瘾已是大势所趋。

  作为本市持续研究并出版的第七部《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今年的蓝皮书重点调查了北京市常住居民的心理健康、手机成瘾现状以及老年群体的抑郁和孤独感现状,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行为倾向等四个角度,系统探讨18至70岁北京市常住居民的社会心态。

  老龄人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该研究对老龄人抑郁和孤独感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北京市老年居民抑郁均分为4.68,按量表总分≥4分者为患有抑郁,本次调查中抑郁发生率约为40.3%。北京市老年居民孤独感均分2.51,高于中值2分,表明北京市老年居民孤独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进一步人口学因素分析发现,离婚老年居民的抑郁水平最高(6.59分);城市老年居民的孤独感最低(41.41分),农村老年居民的孤独感最高(47.08分)。

  近六成居民幸福感水平较高

  蓝皮书显示,59.8%的北京市居民报告自己比较幸福或者非常幸福。女性居民的幸福感高于男性;31至40岁居民的幸福感最高;月收入20000元以上的幸福感最高,无业、失业或下岗居民的幸福感最低。同时,北京市居民对生态环境较满意,生活满意度有待提高。

  蓝皮书建议,在社会心态培育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无业、失业或下岗居民等,提高其幸福感。

  北京市居民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心理健康作为国民健康的重要一翼,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北京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得分为96.61,高于中值80分,表明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低保、低收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还需特别关注。

  此外,蓝皮书还显示,走路刷手机、聚餐刷手机、上厕所刷手机,手机似乎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研究对北京市居民的手机成瘾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北京市居民的手机成瘾均分为3.08,接近中值3,这表明北京市居民的手机成瘾处于中等水平。“戒”手机成瘾已是大势所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