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市创新三种养老模式,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发布时间: 2022-11-18


  咸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市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占有较大的比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年轻人口进入城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增多,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影响,这些老龄人大多故土难离。这些老龄人口在哪里养老、拿什么养老、谁来为其提供养老服务成为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咸宁市围绕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做文章,探索推进田园养老综合体、乡村养老合作社、互助养老中心户三种模式,整合农村闲置资源,发展以地养老、以房养老、互助养老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留守老年人照护问题,还有效解决了农村老年人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1.实力企业入驻,打造田园养老综合体。丰富的、优质的农业农村资源,为打造田园养老综合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农村闲置土地和房屋也为推进田园养老综合体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咸宁市结合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推出支持政策43条,鼓励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到农村,通过土地流转、房屋租赁等方式整合农村闲置土地、住房,建设集生态观光、健康农产品消费、果蔬采摘、特色农业体验和养老服务于一体的田园养老综合体。二是优选入驻企业。明确要求入驻企业必须具有一定实力,无不良诚信记录,具有2年以上养老服务经营经历。三是倡导企业承担普惠公益养老服务,明确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普惠床位安排。四是对企业贴心跟进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咸宁桃花岛康养中心,依托咸安区横沟桥镇的近6000亩山水田园,通过租赁村民房屋改扩建600张床位用于康养,并接收户主老龄人优先入住,实行“以房养老”;该项目已成功申报2019年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试点,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200万元;目前,累计已完成投资1500万,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3500万。

  2.乡贤能人领头,打造乡村养老合作社。积极支持乡贤能人通过土地入股、投资投劳等方式领头兴办农业生产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乡村养老合作社,既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激活了闲置劳力,又解决了农村养老服务不足和农村老年人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以地养老和劳动时间存储置换。赤壁市曙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办了幸福之家互助养老中心,采取流转和托管老年人闲置土地的方式抵付老年人养老费用,在全市首创“农户+专业合作社+养老”新模式,并返聘在此养老的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田园耕作、打扫卫生、洗菜做饭等工作,赚取劳动报酬,用以抵付入住费用;对建档立卡的贫困老年人,用以地养老的方式抵交入住费用后,差额部分由曙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兜底。

  3.爱心村民自愿,打造互助养老中心户。鼓励有爱心、有能力的村民将自建房屋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允许适当收取服务费用,政府对其中做得好的给予适当的以奖代补,使其能充分体现公益,并实现持续运营。赤壁市车埠镇马坡村老龄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是一家农户型的老龄人活动中心,位于车埠镇马坡村10组村民汪俊清家中;汪俊清现年62岁,两个儿子成家后均在赤壁城区工作生活,2013年因村里无地方建老龄人照料中心,夫妻两人主动申请将活动中心设在自己家中,面积150余平方米,先后投资8万余元,设有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电视房、休息室、健身器材等;村老年协会牵头组织每年夏季、秋季开展露天电影和夏日广场活动,并定期组织开展养花、钓鱼、广场舞等活动,吸引了大批老龄人;7年来夫妻两人居住在中心,每天迎来送往热情地接待来中心活动的老年人,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