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养老家庭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 2022-11-18


  记者从区民政局获悉,截至9月初,我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档人数2175人,6月实际服务人数765人,7月实际服务人数995人,8月实际服务人数1932人,共有29个养老服务机构在26个街镇开展了服务。

  今年3月,在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淀区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通知中,“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重点面向失能、80岁及以上高龄独居孤寡等老龄人,通过必要的适老化改造,新增8500个家庭照护床位,将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里”成为我区2020年32件重要民生实事中的一件,在区民政局、财政局和各街镇的通力合作下,被认真贯彻执行。

  区民政局养老工作相关负责人何东告诉记者,我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工作从2019年10月开始在北下关、甘家口、曙光、西三旗、青龙桥5个街道开展第一期试点工作,2019年12月开始在全区29个街镇各选择1个社区开展第二期试点工作。

  根据前期试点情况,在征求了市民政局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区民政局于5月27日出台了《海淀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层层铺开,确保每个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居家照护

  “家住八里庄街道定北二居的孙叔叔老两口的孩子在国外,夫妇都超过80岁了,生活能自理,不过做饭、打扫卫生这些活干起来有点吃力。”互邦养老机构——八里庄街道定点养老服务机构的小李告诉记者。

  今年7月,随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宣传和介绍,老两口认真研究了《海淀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内容,“7月底,叔叔打电话给我们,说让上家去,带着签约服务合同,这就正式定下来,成为海淀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签约者了。”小李介绍。

  根据前期相关服务内容摸底和定档,从8月4日开始,根据孙叔叔要求,每天一小时的居家保洁服务+为老两口做午饭服务顺利启动了。按照收费标准,作为空巢老年人,除去自费金额,每月孙叔叔将获得300元的政府补贴。

  “王阿姨的情况特殊一些。”小李说:“阿姨退休前是老师,今年75岁,目前身患癌症,不能长时间站立,身体很虚弱,而且老年人的孩子有身体残疾,无法工作,生活的重担都落在阿姨一人身上。”

  在对辖内各社区失能和高龄老龄人每月摸底、巡视探访养老工作过程中,八里庄街道民政科负责人李国斌得知王阿姨生活、养老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表示要尽快、全面做好王阿姨家养老照护床位的签约工作,让老年人第一时间获得养老照护服务。

  7月22日,王阿姨的签约养老服务正式开始了。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每周一至五到老年人家中,每天2小时,为老年人打扫卫生、做饭、取药、陪同就医、陪同外出等服务。按照王阿姨的实际情况,可享受每月政府880元的服务补贴,自费不超过1000元。根据《海淀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内容规定,对中度失能老年人政府最高补助900元。王阿姨说:“他们帮我解决了很大问题。再次感谢政府把钱用在了有紧急困难的老龄人身上,也让我更加有信心把病治好,报答组织。”

  八里庄辖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4600人,占辖区人口比例近25%。李国斌告诉记者,八里庄街道多方引进相关养老机构参与,助推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在原有两家服务商的基础上,引入两家新的机构共同参与老年人服务。同时,每周由互邦养老服务驿站对80岁以上空巢、失独和失能老年人开展巡视探访,今年已累计探访11500次,累计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800人余次,解决实际困难226人。

  八里庄街道在7月启动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签约试点工作后,第一时间对辖内32个社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社区居委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电话宣传、社区公益活动讲解等工作,将相关养老福利向符合条件的辖区老龄人推广。李国斌介绍:“目前已签约了100位老年人,预计下半年为137户高龄独居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并完成400家床位签约任务。”

  宣传+培训+监管,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三管齐下

  何东告诉记者,区民政局按照“快速开展,稳步推进”工作思路,在前期试点机构继续开展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管理,通过“宣传+培训+监管”的工作模式,不断推动各街镇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工作开展。

  “6月2日至8日,区民政局在区政府网站上发布《关于公开招募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机构的公告》,公开招募我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养老服务机构。”何东介绍。随后,区民政局于7月组织相关专家,对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报名的服务机构进行了初审,81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了初审。8月,初审清单经委局办公会研究通过,在区政府网站上公示招募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将正式成为我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队伍。

  为了确保政策服务精准,7月,区民政局召集了全区29个街镇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工作负责人,分组举办了5场“海淀区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工作论坛”,主要围绕我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工作要“干什么”和“怎么干”两个主题展开。“我们将锁定目标人群,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听得懂、接受得了并实际受益。”温泉镇民政科娄海彦表示。八里庄街道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工作负责人李国宾说,“我们将做好工作链条的衔接,充分发挥社区各类资源和服务机构的作用,搭好平台,开展服务,做好监督。加强沟通协调,用好工作群,分享经验做法,推进工作开展。”区民政局养老工作负责人刘锐表示,将继续加强和街镇沟通,在完善宣传形式、招募服务机构、系统功能调试和培训等方面,持续推进这项全区养老重点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85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建设工作。

  同时,区民政局于7月向各街镇发布了《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养老工作重点工作任务书》,确认今年的工作目标。何东说:“目前,各街镇已全部签署完毕。”

  在工作流程上,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推进工作采用“海淀区家庭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系统”进行申请-评估-规划-服务-评价-补贴汇总等工作,通过与第三方公司沟通、协调,用好智能服务系统,做好对接工作;聘请第三方监管机构,落实各方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做好监管工作,规范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

  此外,为了解居民真实需求,完善下一步宣传方案,7月,区民政局深入各社区,进行了政策试讲活动。根据各方的交流经验,本着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思路,拟定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服务宣传材料,共印制宣传海报4500份、宣传手册20000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