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多元化”养老服务构建“幸福养老”体系
发布时间: 2022-11-18


  8月19日,记者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顺应城乡养老服务需求,衡水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全市有养老服务机构152家,总床位数18863张,特困人员供养机构44家,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7家,农村互助幸福院1665家。

  近年来,衡水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释放经济发展红利、增进老龄人福祉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把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作为市委、市政府2020年20件民生实事之一,大力度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衡水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季铁庄介绍,2017年以来,衡水市持续开展养老院提升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的落实,着力防范和化解养老服务领域重大风险,不断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长效机制建设,提升社会对养老服务满意度。今年以来,该市主要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加强安全管理、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民办养老机构消防达标工程等多项工作,努力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

  以星级创建促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有54家养老机构创建成星级单位,其中四星级养老机构3家、三星级养老机构12家,整体服务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有40家养老机构申请参加今年的星级养老机构创建工作,目前,专业机构正在开展评估工作。

  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将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情况纳入养老服务体系重要指标,促进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根据养老机构举办和内设医疗机构特点,将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全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39家,所有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提升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养老护理员是从事老龄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的人员,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保障,是解决家庭养老难题、缓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为全面提升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岗位技能,促使养老服务人才储备和促进就业,市政府将培训养老护理人员列为民生实事,年度培训3000人。目前,市县通过委托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的方式,培训达2283人次。

  始终坚持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不放松。以落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为重点,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深入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集中整治行动,促进规范化建设,将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纳入全市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解决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隐患。今年以来,重点监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养老机构无感染病例。同时,以护理员大赛为载体,推进服务质量提升,坚决杜绝欺老、虐老行为。

  季铁庄表示,下一步,该市将以老龄人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高龄失能老年群体,聚焦社区居家和农村养老,聚焦健全长期照护体系,聚焦支持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发展,认真谋划编制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构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引导扩大社会参与,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有效服务供给,在满足基本养老服务基础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