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万祥镇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 2022-11-18


  “阿婆,最近腿有没有抽筋啊?”“晚上睡得好不好?”近日,身着橙色制服的康复师又一次来到浦东万祥镇馨苑小区,为92岁的郑小林阿婆进行上门服务。自万祥“老吾老”项目6月正式启动以来,包括郑阿婆在内的15名老年人已经享受了10多次这样的上门服务。

  作为远郊农村地区,过去万祥镇为老服务设施只有一所公办养老院。但在近些年,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农村睦邻点等陆续建成,全方位的养老体系为老年人们编织了一张严密的保障网,像“老吾老”这样的为老服务项目,更让老年人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为老服务送上门

  今年6月3日,万祥“老吾老”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市民政局推出的实事项目,万祥镇成为第四批试点街镇之一。

  万祥镇60岁以上老龄人有8074人,占全镇人数的31.8%。面对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如何提升家庭养老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老吾老”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以照护服务为核心内容,为社区轻度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家庭照护能力提升辅导;以健康养护、心理疏导为核心内容,搭建自我预防照护体系,对社区潜在被照护对象开展照护实训;对困难家庭提供居家照护入户指导服务。

  受今年疫情影响,两项集中培训为主的内容还没展开,入户指导服务先行启动,独居的郑阿婆成为首批享受到上门照护的老年人之一。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郑阿婆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还可以自理。执行“老吾老”项目的夕悦颐养团队为其进行健康评估后,决定对郑阿婆的服务以康复为主,包括日常体格检查、推拿按摩和聊天疏导等。

  项目负责人肖瑛介绍,入户指导服务将会覆盖万祥镇30户家庭,每周同一户会上门2次,每次服务1个小时,并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服务方案。

  

  养老体系日益完善

  据万祥镇副镇长李秀娟介绍,2016年后万祥的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当年成立,里面设置了助餐点、日间照护中心,后来又建了一个长者照护之家,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在这一年,万祥镇有了第一批农村养老睦邻点,为农村老年人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2018年,原有的公办养老院又进行了改造提升,面貌一新。

  现在,万祥的长者照护之家设置有13个房间,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中短期托养服务;助餐点为60岁以上的老龄人提供早、中、晚三餐服务,并给予助餐补贴,从2016年7月运营至今,累计共有5万多人次60周岁以上老龄人享受了优惠政策;日间照料中心可为30名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则主要为60周岁以上低保老年人、70周岁及以上低保、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及长护险护理,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打扫房间、洗涤衣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及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常用临床护理等服务,目前已有601名老年人享受了这一服务。

  另外,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还设有慈善超市、科技助老服务站、社区养老顾问点、红十字服务总站、夕阳红心理咨询室、多功能活动室、娱乐用房等,为区域内老龄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体交流等场所。

  

  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养老睦邻点也已有28家,其中14家被评为市级睦邻互助示范点。这些睦邻点为老年人们提供着送政策、送法律、送平安、送设备、送微笑、送文化、送快乐、送保健、送健康、送助餐等服务。镇老年学校和各村居的老年活动室,则极大地丰富了老龄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家门口”服务体系的推进,老年人们更是享受到了就近的各种服务,尤其是各村卫生室在全面改造后,老年人们可以方便地在家门口配药或输液,因此特别受欢迎。

  “以前我们村里哪有这么多给老龄人的服务,大家就是种种自留地,聚在一起聊聊天。现在有上门送餐的,还有上门服务的,老好额!”郑阿婆说。

  “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提升老龄人的健康生活,让他们享受到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李秀娟说,“因此在做‘十四五’规划时,万祥镇把养老服务体系纳入到整个规划中,希望能够满足老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培养孝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