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邑小年陪餐陪出老年人好心情
发布时间: 2022-11-18


  1月17日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便是年”。记者在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敬老院,亲历喜气洋洋的过小年场景——昌邑市民政局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对敬老院开展安全检查,陪同老年人一起吃小年饭。

  而这,已是昌邑市民政局开展陪餐工作的第二年。

2019年,为了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务质量,昌邑市民政局建立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自付餐费到敬老院陪餐制度。每周由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养老机构与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一起吃午饭,变“检查式”管理为“体验式”监管。

  一走进北孟镇敬老院,记者立刻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过年氛围。院子大门贴着红火的年画,院子里挂满了大红灯笼,老年人房间的门上都贴着“福”字,暖暖的阳光把各式各样精致的、可爱的、漂亮的窗花投射在房间里,年味儿十足。

  安全检查刚结束,饭香味儿就扑鼻而来,记者去食堂一探究竟。

  饭菜出锅,一名厨师在盛菜,另一名在打扫灶台,明厨亮灶看着干净、让人放心。当天的午饭有红烧土豆鸡腿、猪肉炖白菜、玉米粥和馒头。“都是些家常菜,平常就这么吃。今天,也不知道你们要来。”正在打扫灶台的厨师担心饭菜太简单,不好意思地跟记者说。

  正聊着,老年人们陆续在食堂坐满,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赶紧分头帮老年人打饭。跟记者坐在一桌吃饭的是敬老院负责人林传新和后朱村76岁的朱龙池,我们边吃边聊。

  老年人介绍,他就是因为自己一人在家做饭困难,才申请入住敬老院的。“住之前来考察了一下,觉得吃、住有人照顾就行。结果,不但有人照顾,还照顾得好,饭菜比在家里吃得丰盛可口多了,还干净卫生,一天一个花样!”朱龙池兴奋地说,“要不是共产党,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哪儿还能捞着这个待遇啊!”

“去年,民政局不打招呼来陪餐,把我们吓了一跳。不过,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在老年人吃饭这个问题上,我们绝不怠慢。”林传新说,“今年,有70多位特困老年人选择留在院里过春节。因此,我们备足了年货,鸡肉、牛肉、猪肉、海鲜,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

  王庙村78岁的张京祥告诉记者,他也不回家过年。“这里暖气烧得旺,比家里暖和。老伙伴也都在这里过年,有意思!”91岁的史秀香来自曹戈庄村,虽然高龄,但身体健康。给她拜年时,老年人非常高兴,拉着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手说:“赶上好时代喽,幸福呦!”

  为了确保特困供养人员温暖过冬、祥和过年,市民政局已给全市每个敬老院配发了食用油、大米、面粉等年货,并给每名特困人员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我们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组织深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中陪餐,帮他们做年前大扫除,让每一位特困人员都能得到来自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新春祝福!”昌邑市民政局局长马玉涛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