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2019盘点2019年老龄产业十大关键词
发布时间: 2022-11-18


  2019年过去,随着国家对老龄产业越发重视及需求的不断增加,老龄产业发展都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新趋势、新“风向”?2019年的老龄产业有哪些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邀请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一起盘点“2019年老龄产业十大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20周年

  1999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20年前老龄产业发展与今天相对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特别少;2.对老龄产业的认知不到位;3.除政府办的养老院、敬老院、光荣院和少数辅助器具之外,社会力量举办的民间办的老龄产业企业屈指可数;4.对老龄产业的理论研究刚刚开启;5.谈论老龄化、谈论老龄产业、谈论老龄社会的氛围十分淡薄。

  而20年后的今天,我们对于老龄社会的认知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化、越来越细,大家也都意识到老龄社会已经到来。另外,从产业组织发展的角度讲,当下除了政府办的养老机构外,国企、私企、个人、基金、财团、社会资本等,各路主体都已进军老龄产业,都在研究老龄产业、服务老龄产业。

  可以说,20年来,老龄产业从无到有、从冷到热,目前已经呈现出初步繁荣发展的态势。

  第二个关键词:顶层设计

  2019年《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出台了,规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现在到2022年,我们要做什么?第二个阶段:2021到2035年,这个时间段我们应该做什么?第三个阶段:2036年到2050年,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都作了宏观上的部署和安排。

  三阶段的任务为老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仅给现在的老年人一个可及的目标,也告知现在年轻的“我们”未来能享受到哪些福利,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是从长远的眼光对人民福祉的充分保障,是一个可以期待并需要付出行动的顶层设计。

  第三个关键词:普惠养老

  党俊武:“我今年55岁了,如果未来我们发展的都是高收费的高端养老机构,我肯定是住不起的。我现在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老了之后住不起养老院怎么办?而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焦虑,而且是全社会的普遍焦虑。”

  2019年,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卫健委等诸多部门联合印发《城企联动普惠老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城企联动,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通过中央预算内补助等方式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为广大老龄人群体提供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不仅让现在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幸福安康的生活,更要让未来的年轻人有一个可期待的生活。普惠养老是老龄产业的主攻方向,也是老龄产业企业的努力方向。

  第四个关键词:健康政策

  今年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相对于以往对养老机构、老龄产业的重视,今年的健康政策重视度更加突出。

  老龄人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健康,今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除此之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健康政策,比如医养结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及基本医疗促进法等。

  从今年出台的一系列健康政策中我们发现,面向公民老年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框架设计已基本成形。而这些健康政策的出台,也为老龄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思路。

  第五个关键词: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不仅仅是老龄人特别关注的,“十九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非常重视医养结合。

  但目前医养结合实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1.看病:养老机构中,没有专业的医生、缺乏必要的基本检测设备,常见病、慢病的康复护理还不到位。2.用药:住在养老院中的老年人所需的药物需要到医院去拿,有时候去趟医院,挂号、排队、看病、检查、取药,费时费力。3.专业的护理人员、照料人员、康复人员严重不足。

  而今年出台了专项医养结合政策,养老机构只要符合相应标准,就可以在机构内设置卫生机构,帮助老年人解决一般性的疾病诊治、救助、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这是构建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的硬核,需要民政、卫健、医保、发改、财政等多部门共同发力。

  第六个关键词:社区服务

  老龄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基本都在家庭、社区,所以社区是真正的薄弱环节,把社区的为老服务做好也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而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提到养老服务的时候更多的偏向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近些年我们才逐步意识到社区服务的重要性,而越来越多的机构、人才、资金也越发进入到社区养老服务之中,上门医疗、上门助浴、助洁、助餐等服务模式也快速的发展起来。而对整个社区的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友好城市建设,也在政府的文件中一再出现并不断被推动。可以说,社区是老龄产业的主战场,打好这一仗,才是所有老龄产业企业恒久远的运营战略。

  第七个关键词:老龄制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穿戴、智能手环、适老化的助浴、助行、助餐等老年产品不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老年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老龄制造的应用。

  截止到目前,全世界有6万多种各式各样的老龄用品,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进步,我国的老龄用品已经突破了1万多种,正在努力追赶老龄制造先行国家的步伐。老龄制造业对老龄产业意义重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经济,是未来老龄产业和老龄经济的基础支撑,也是未来老龄社会条件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老龄制造业也存在着诸如质量不高、产品线较为低端等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老龄制造业也要走上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道路,最终要打出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

  第八个关键词:教育与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发明显,而从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即可看出老年教育与文化越发被接受。

  党俊武:“以往老年大学大部分都是政府举办,资源紧张、一座难求。而今年,我发现市场上开始出现市场化的老年大学,并可以持续运行。例如北京的某家老年大学,学员已经达到4000多人,线上学习注册的学员已经达到40万人。”

  过去,我们只是从老龄工作、政府的角度来看待老年大学、看待老年教育与文化,而现在市场也已经慢慢开始关注到老年大学、老年教育与文化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老龄人是人,不是动物,需要的不仅仅是吃饭、看病、照料护理,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抓住这一点,才是所有老龄产业企业的致胜法宝。

  第九个关键词:孝亲敬老文化传承

  以“孝”作为社会道德基础及应对老龄社会的核心理念,不仅具有中国意义、更具有人类意义,也是把老龄产业打造成为新经济的文化引领。

  人是精神动物,光靠物质保障,人是不会幸福的。源于中国的儒家孝道文化是处理人类21世纪问题的重要文化智慧,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继承创新,打造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实现方式,这也是未来贯穿老龄产业这种新经济的一根红线,也是老龄经济体高于年轻社会经济体的文化标志。

  第十个关键词:老龄科学

  以人口老龄化为标志的老龄社会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民生问题或者健康、养老问题,而是一个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必须要以理论为先导,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理解和全面把握老龄社会的发展规律,构建我国老龄科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党俊武:“我们现在处在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也处在老龄产业的初期阶段。值得产业界关注的是:许多老龄人对“养老”这个词及其背后的被动供养观念非常反感。这说明,我们对老龄产业的科学研究严重滞后。党的“十九大”已经确定“老龄产业”这个产业名称,不仅涵盖健康养老,而且涵盖金融、制造等方方面面,我们需要超越部门职能来把握应对老龄社会的产业战略。”

  


微信